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在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2 年度立项

仙居县教研系统课题研究

记载册

课题名称: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

究课题负责人: 潘猛标

负责人所在单位: 仙居县下各二中 课题完成时间:2012年 3 月4 日至2013 年4 月12 日

仙居县教育局教研室

1 / 10

课题名称 完成时间 预期成果 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2013年4月 研究报告、论文 课题组成员 姓名 潘猛标 王剑军 泮银考 泮永春 应法平 性别 专业 职称 男 男 男 男 男 物理 中二 化学 中高 物理 中一 物理 中一 生物 中一 工作单位 仙居县下各二中 仙居县下各二中 仙居县下各二中 仙居县下各二中 仙居县下各二中 联系电话 2 / 10

课题论证 1.选题: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1、新课程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课程实施者——老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学习,让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甚至是学习的乐园。为此,本课题组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开展“农村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进行研究。 2、本课题研究重点如何在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强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科学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一)是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 (二)是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因素; (三)是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科学兴趣的策略。 3、一年多的研究证明,本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多样性、实效性的学习 ,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的目的。(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技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校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质量。(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困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浓厚了,喜欢科学的人数多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参与科学活动。(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对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有一定参考价值,促进科学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趣味性;形成了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 4、与本课题有关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农村初中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研究》、《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等均已结题,本课题组从本校实际出发,对本校的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今后科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有关参考资料:(1)、《云南省中学特级老师教学经验选》(1996年8月第一版)(2)、《以物讲理和见物思理――谈谈中学物理的教和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唐一鸣著(3)、《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胡明根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初中生物理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张薇薇 3 / 10

课题方案 课题实施方法、成员分工、实施的时间表与内容安排等 1、研究方法 学困生学习兴趣受制于主观和客观多方面的因素,还有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绝对的最好或不好。因而,课题研究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 (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农村初中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研究的程度等材料,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 (2)、调查分析法。通过对七年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我们对本校的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今后科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3)、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教具学具、课件的制作等进行设计,并在实践中验证,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方案实施中及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改革的实践。 2、成员分工: 王剑军,整理资料 参与论文撰写等; 泮银考,分析学困生存在问题,实施方案等 泮永春,参与课题研究 参与实践等; 应法平,查阅资料,收集资料; 3、研究阶段和内容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从2012年3月开始,到2013年4月结题,共花了一年内完成。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对学困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学习本课题的有关相关理论,确定研究内容、方法, 落实分工等,研究工作初步展开。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2月) 根据研究方案、内容等组织实施,深入开展研究,阶段性交流经验,小结成果。组内人员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论文,案例,组内人员及时总结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讨论研究方法的改正。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 对研究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总结、补充,结题,撰写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各种资料的分析,总结,负责人撰写主体报告,组内人员撰写研究报告、案例和论文。 4 / 10

课题研究过程记录 (第1页) 时间 2012、3.5 地点 下各二中教科室 内容 课题负责人召集课题组成员研讨课题选题和基本思路 参加人员 潘猛标、王剑军、泮银考、泮永春、应法平 主要效果 经过课题组成员探讨,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主题是《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的形成 课题组成员任务明确,课题研究正式开展。 2012、3.14 下各二中 课题组成员分工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并最终形成研究方案。 课题组成员明确各自任务,开始实施课题研究。 潘猛标、王剑军、泮银考、泮永春、应法平 2012、3.27 下各二中 潘猛标、王剑军、泮银考、泮永春、应法平 2012、3.27-4.3 2012、4.12 下各二中 下各二中 设计《下各二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表》进行调查,了解本本校学生学习情况 开展组内培训,参加网络培训 潘猛标、王剑军、泮银考、泮永春、应法平 抽样调查本校学生学习情况,汇总分析,得出结论 潘猛标、王剑军、泮银考、泮永春、应法平 对学困生的形成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学困生学习兴趣有了一定关注 课题研究过程记录 (第2页) 时间 地点 内容 5 / 10

参加人员 主要效果

在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12年度立项仙居县教研系统课题研究记载册课题名称: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潘猛标负责人所在单位:仙居县下各二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z5sl4w7ed6ehs64cxfu8wrp7230fg017r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