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高考备考必看 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专题汇总 多专题合集(全)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如果您现在暂时不需要,记得收藏此网页! 因为再搜索到我的机会极小! 目录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第一讲: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 .......................... 2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第二讲:诗歌人物形象 ........................................ 4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第三讲:诗歌鉴赏——炼字炼句 ...................... 6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第四讲: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 7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第五讲:诗歌鉴赏——高考链接 ....................... 10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第一讲:古典诗歌中常
见意象
一、考纲要求: 1.了解古代常见意象。 2.掌握常见意象的典型意义。
3.在诗歌鉴赏中能够敏感的捕捉典型意象的特殊意义。 二、知识点梳理: (一)、植物类
1.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耐寒,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2.兰,空谷幽香,高洁典雅。 3.竹,筛风弄月,不屈不挠。
4.菊,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 傲霜之花,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5.柳,离别。折柳表惜别。
6.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爱情. 7.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表达惜时感叹。
8.红豆:相思之物。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二)、动物类
1 鸿雁,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 2 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送春》 3 蝉,喻品行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4 乌鸦,常和不吉利有关。
迷信乌鸦是不祥的鸟,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岑参 5 黄莺:善于歌唱,春天的象征。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三)、自然景观
1 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怀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的伤痛
2 水,愁情;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因为水的绵软,剪不断的特点与人的惆怅情绪有相似性,诗人往往以水喻愁。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又因为江水的东流,寄寓时光的流逝,人生的短暂,历史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 黄昏,夕照: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今的悲凉意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 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5 舟,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愁苦之情;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滁州西涧》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意象篇作业答案】: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第二讲:诗歌人物形象
一、考纲要求: 1.把握形象的特征
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要点梳理: 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切入点一:
知人论世,关注人物经历、社会背景和创作背景。 举例: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请分析诗人形象 分析:作者经历: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
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明确: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赏识之人,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旷古之愁。 切入点二:
从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角度入手,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明确: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神态;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细节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切入点三: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意象的含义,理解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