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什么是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称之为心理发展,如由于病理原因而导致的心理变化就不属于发展的范畴。
个体心理发展的变化过程是渐进、连续而有规律的。它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变化;既表现为某种心理品质成长、成熟的前进过程,又表现为某些心理品质的衰退和消亡过程;既包括语言和认知的发展,也包括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其中,认知发展是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张春兴,1996),也就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一是各种不同认知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二是各种认知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人格发展则是指个体自出生经成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 或个性心理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和毕生变化的过程。这一思想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H.Z.Hollingworth,1930)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逐步系统化。强调心理发展是涵盖人的整个一生,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在发展和变化;强调个体自身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过
程就是通过树立目标、作出选择和创造策略来应付各种发展的挑战,以此控制他们机体的、社会情绪的和人格的发展(Nurmi,1997)。
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 Process)就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借以发展个体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体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社会规范,学会社会生活技能,形成社会角色,参与社会行动,最终使自己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
个体心理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有机统一。量变和质变是心理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没有量的变化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但量变不能代替质变。心理发展的质变主要是指个体新的心理结构及其功能的形成和变化,而量变则主要是指某一心理结构及其功能的熟练程度的变化。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往往反映的是质的改变过程,而连续性则往往反映的是量变过程。如婴儿认知发展经由出生后的反射动作到智慧动作的发展历程就集中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有机统一。首先是婴儿动作的不断重复、练习和联合的量的积累,其后出现了对具体动作的概括化,即能运用已经掌握的动作来解决新问题,此时,儿童原有的具体动作已经内化为表象,具有了概括性,其认知发展便达到了一个新质阶段 ——智慧动作(前运算)阶段。 (二)科学的心理发展观 1.毕生发展观
心理的毕生发展观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是个体生
命全程发展和毕生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
个体心理的全程发展观已经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的普遍共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所谓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关注个体心理的全程发展思想是由美国心理学学家何林渥斯(H.Z.Hollingworth,1930)在其出版的《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此后,德国的彪勒(C.Buhler,1933)提出发展心理学要涵盖人的整个一生的观念;美国的古迪纳夫(F.L.Goodenough,1935)出版了《发展心理学》,认为要把心理看做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过程,并提出要了解人的心理,就必须全面系统地研究影响心理产生和变化的各种因素。不仅要研究儿童、青少年,还要研究成人和老年人;不仅研究正常人,还要研究罪犯和低能人。心理的毕生变化和全程发展观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才逐步加以系统化。全程发展观既强调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承认这一过程由一些具体的发展阶段所组成。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特征,它在前一特定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又为下一特定阶段打下基础。阶段理论强调各阶段有其独特性,并有大致的起始年龄。因此,年龄特征成为表征心理发展阶段性的重要指标。所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各阶段的质的规定性或特征是划分年龄阶段的重要指标,具体是由个体在生理、认知、个性和社会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目前,发展心理学依据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把个体从人出生以后的心理发展分为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18岁)、成年期(18~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不仅人的整体心理发展存在阶段性,而且各种心理要素的发展也存在阶段性。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主要经历了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2岁)和形式运算(12~15岁)四个由低到高、顺序不变的阶段。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尔伯格(LKohlberg)通过“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经过十多年的追踪研究和推广,提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三水平 六阶段学说。 2.全面发展观
人的心理是一个有序的结构系统,心理发展往往具有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性质,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水平的全面发展。
心理发展是多维性。一方面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社会性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从身心关系上看,个体生理上的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成熟为心理的发展提供着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心理的发展和完善又影响着生理特别是神经系统和脑的生长发育。同时,个体心理发展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借以发展个体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体正是在
社会化的过程中,“由原本单纯的自然人,经由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互动,而逐渐学习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并进而在人际关系中学习到如何待人、律己、循规、守纪等符合社会规范的一切态度、观念和行为。” 另一方面,个体心理发展是多种心理活动共同发展的结果,是由心理过程系统、心理状态系统、心理倾向系统和心理特征系统等方面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心理发展是多侧面的。个体的心理是由多侧面、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可以划分为智力因素(认 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个性因素)两个方面。前者是心理活动的操作、执行系统,后者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
心理发展存在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期间,不断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心理发展表现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向新质的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不仅是心理结构的变化,而且是心理机能的发展。 3.动态发展观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也是一个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通过动作或活动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种主动建构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交替发生而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的过程。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变化过程。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变化过程。当某种心理活动在发展变化之中而又未获得新的质变时,该种心理活动就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这种量变的积累过程就是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的表现。实际上,每一种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发展变化都是以先前的状况为基础的,都是对先前心理活动的继承和发展。 4.生态系统理论
会心教育生态系统,就是青少年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与青少年自身,按照一定的规则以一定的组织和结构积极进行交互作用,形成的能够使青少年心理安全、行动自由、有足够的机会发展和展示自己有效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会心会意的组织系统。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个体发展的生态模型,把青少年的生态系统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时代系统”五个层次。对青少年影响最为直接的以及在青少年成长的初期影响最为有效的是微系统。微系统主要是指家庭成员、教师以及同伴和青少年所构成的一个个子系,包括家庭子系统、师生子系统和同伴子系统。青少年在这些子系统中与各系统内的成员产生交互作用,他们交互作用的模式与结果直接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微系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能力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调控的,通过努力也是可以营造的。
在青少年发展的生态系统中,有三类关系是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有效进行控制的: 师生关系、亲师关系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在青少年生态系统中起着基石的角色,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同伴关系、亲师关系,甚至影响亲子关系,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主体;亲师关系与同伴关系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两翼,亲师关系往往决定于师生关系,业已形成的亲师关系也反作用于师生关系,良好的亲师关系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影响系统的性质,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左翼,同伴关系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发展,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