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道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2、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发源地、长度、支流、分段等)。 3、了解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了解黄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报道、地图、图片及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下游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黄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黄河的治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
河的责任感。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 2、黄河下游河段治理 教学难点:
1、黄河水系的空间分布; 2、黄河下游河段的治理。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黄河图片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展示有关黄河图片,让学生根据画面判断这是我国哪一条河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河,先来了解黄河的概况。
读图:让学生读《黄河流域》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活动 :指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出黄河长度、面积,得出“中国第二长河”结论。(全长5464
千米。)
读图:读《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描出黄河干流,指导学生分析黄河流向,找出干流依次流
经地形区(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读图:读《 中国行政区划》图,让学生描出黄河干流,指导学生读出长江干流依次流经的
省级行政单位(黄河流经九个省区。)
活动:指导学生用彩色笔在 P96 中找出分界点: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旧孟津。 活动:指出黄河干流的主要支流,指导学生用彩色笔在图中沿支流流向描绘支流,并圈出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旧孟津。
活动 :读《黄河水系主要水电站的分布》图。并用彩色笔勾画出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三门峡、小浪底等著名水电站,了解其大致位置。 提问:偌多水电站集中在哪个河段呢?(上游)
过渡:千百年来黄河就像慈祥的母亲哺育着两岸的人民,我们称它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课本M图,难怪人家说黄河 “一石水,六斗泥”?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分析黄河为什么多沙。(黄河在中游经过黄土高原)
讨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重要防洪工程——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建设中。)
读图;读课本P图思考黄河在下游河段出现什么现象?(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 现象)
讨论:为什么会黄河在下游河段出现这种现象?(原因:黄河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而成。)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由学生总结以强化学习) 布置作业:
1、指导学生手绘黄河水系图。如图:
2、读图题: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汾_河,②是_渭_河,它们都位于黄河的__中_游。
(2)黄河水能集中在_上中__河段。为了开发这些水能资源,国家修建了水利枢纽和水
电站,其中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_小浪底__ 。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黄河概况:
1. 源头: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2.. 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3. 省区:九个省区 4. 支流: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4第4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word教案(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