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精选8套试卷〗惠州市2019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材料的分类判断正确的是() A.陶瓷属于合成材料 B.棉线、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C.不锈钢属于复合材料 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棉线、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不锈钢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篝火燃烧 【答案】D 【解析】 【分析】

B.H2O2溶液中加入MnO2 C.铁钉生锈 D.活性炭吸附毒气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

A.篝火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H2O2溶液中加入MnO2,使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C.铁与铁锈是不同的物质,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毒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3.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菠菜 B.米饭 C.鲤鱼

D.豆油

【答案】C 【解析】

鱼富含蛋白质,菠菜含维生素,米饭含糖,豆油含油脂

4.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列有关质量关系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盐酸与氯化钙混合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盐酸先与碳酸钠,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此时先出现气泡,在盐酸被消耗完毕后,二氧化碳不在生成,气体质量不再增加,然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再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这时才有沉淀出现,质量增加,当氯化钙被消耗完毕后,不再产生沉淀,沉淀质量不在增加。 【详解】

A、图像表示的沉淀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由分析可知,碳酸钠一开始加入先与盐酸反应,在盐酸消耗完毕后,才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继续加热碳酸钠溶液,沉淀增加,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增加,所以沉淀随碳酸钠加入量的关系时,开始没有沉淀,过一段时间沉淀出现,质量增加,直至氯化钙消耗完毕,质量不再变化,选项A正确;

B、图像描述描述气体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碳酸钠溶液加入后,先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随着不断加入碳酸钠,二氧化碳生成量增加,当盐酸反应完毕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气体质量不改变,选项B正确;

C、盐酸与氯化钙溶于水,形成溶液,在不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质量也存在,不能为零,选项C错误;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随着碳酸钠加入,氯化钠质量

不断增加,当盐酸与氯化钙全部反应完毕后,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加,选项D正确。故选C。 5.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黄铜、焊锡、铁都是合金 C.石蜡、玻璃、海波都是非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黄铜、焊锡都是合金,铁属于金属单质,不是合金,选项错误; B. 甲烷、糖类、酒精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 C. 石蜡、玻璃都是非晶体,海波是晶体,选项错误;

D. 稀硫酸与石墨具有导电性,都是导体,纯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且水分子不解离,即纯水中没有带电的离子,不具导电性,不是导体,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晶体具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与沸点,而非晶体的组成不固定,所以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与沸点。

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B.甲烷、糖类、酒精都属于有机物 D.稀硫酸、石墨、纯水都是导体

A.固体加热 B.滴加液体

C.液体振荡 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对固体药品的加热需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倒流使试管炸裂,故A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需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故B错误;

C、液体振荡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试管的上端,使用腕力甩动试管底部,故C错误; D、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选D。 7.云南盛产野生菌,误食有毒的野生菌会使人中毒,某些有毒野生菌中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下列关于该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

B.由三种元素组成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9:46

【答案】B 【解析】

A、由物质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含有三种元素,不符合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特征,故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D、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中碳、氢29)46)≠29:46,故错误。故选B。 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的pH 大于 7,pH 大于 7 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虽然没有金属阳离子,但是属于盐,故A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B错误;

C、、碱溶液的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C正确;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灯泡放光放热,不属于燃烧,该D错误。 故选:C。

9.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 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酒精燃烧消耗了空气,氧气不充足,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着火点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0.冰片可用于医药、制香精等,其化学式为 C10H18O,有关冰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C.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冰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选项A不正确;

B、冰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2×10)18)1)=60:9:8,故选项B不正确; :(1×:(16×C、冰片由冰片分子构成的,故选项C不正确; D、冰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素的质量分数=故选:D。

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铁铸成铁锅﹣导热性 C.氧气用于潜水﹣氧气支持呼吸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答案】B

【解析】铁铸成铁锅,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可以变形,被加工成各种形状。故选B 12.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 B.金刚石的硬度比生铁大 C.胃酸过多可服用少量熟石灰

D.施肥时,碳酸氢铵不能与熟石灰共同施用

B.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0:18:1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12?101?18?100%=77.9%,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1.7%,氧元15415416?1?100%=10.4%,故选项D正确。 154

〖精选8套试卷〗惠州市2019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材料的分类判断正确的是()A.陶瓷属于合成材料B.棉线、蚕丝属于天然纤维C.不锈钢属于复合材料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z2uc16hwo5o77k30e8m0fvqu4yw9b00pe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