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国开(电大)本科2020年7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开(电大)本科2020年7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021 课程代码:02972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D)。 A.独立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 B.独立实行市场调节就业的方针 C.独立实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D.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2.企业如果遇有重大事项,经厂长、企业工会或(B)职工代表的提议,可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临时会议。

A.四分之一以上 B.三分之一以上 C.二分之一以上 D.三分之二以上

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带薪休假范围的是(D)。 A.法定休假 B.年休假 C.婚丧假 D.事假

4.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B)。 A.10天 B.20天 C.30天 D.40天

5.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重大事故从死亡人数上看是指(C)。 A.3人以下死亡的 B.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 C.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 D.30人以上死亡的

6.《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女职工安排哺乳时间,时间长度是(C)。 A.30分钟 B.40分钟 C.60分钟 D.90分钟

7.主管全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部门是(D)。 A.国务院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C.全国总工会 D.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8.一般认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于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A)。

1

A.《济贫法》 B.《劳工疾病保险法》 C.《家庭津贴法》 D.《国民救济法》

9.下列选项中符合退出现役的士官作退休安置的条件是(C)。 A.年满50周岁 B.服现役未满30年的

C.服现役满30年的 D.服现役期间因战致残被评为三等功

10. 2006年修改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年龄是(A)。 A.6周岁 B.6周岁半 C.7周岁 D.8周岁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各选项中有关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表述正确的有(ABD)。 A.工资协议是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

B.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报酬的标准,不得低于工资协议规定的最低标准

C.未订立集体合同的企业,工资协议可以充当集体合同 D.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 12.我国立法规定的劳动者休息时间的种类具体包括(ABCD)。 A.公休假日、法定节日休假时间 B.年休假、探亲假 C.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 D.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13.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情形有 (BCD) A.企业为了完成紧急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同意 B.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需紧急处理的 C.交通运输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 D.发生地震、洪水,需紧急救援的

14.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对特殊群体在劳动过程中的防护有(ABCD)。 A.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B.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孕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有危害的作业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有危害的作业

D.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5.根据《劳动法》规定,可以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单位有(ACD)。

1

A.文艺单位 B.边远地区企业 C.体育单位 D.特种工艺单位

16.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方式主要有(ABCD)。 A.依法独立开展劳动监督检查活动

B.依法对劳动监察部门、其他行政部门的建议进行调查处理 C.依法对工会组织的建议进行调查处理

D.会同劳动监察部门等监督主体进行劳动监督检查 17.对劳动争议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有(BD)。

A.劳动者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C.劳动合同签订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D.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18.对于社会保障法所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做出多种分类。以社会保障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社会保障关系分为(BCD)。 A.社会保障管理关系 B.社会保险关系 C.社会救助关系 D.社会福利关系

19.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ABC)。 A.患职业病的

B.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D.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20.在核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人家庭收入时,申请人家庭不计人家庭收入的收入有(ABCD)。

A.按国家规定所获得的优待抚恤金 B.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 C.教育方面的奖励性补助 D.见义勇为的奖励性补助 三、名词解释题

21.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22.津贴:是对在特殊情况下工作的职工所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进行合理补偿的附加劳动报酬,是工资的一种补充形式。

23.集体争议:是指劳动者一方的人数达到法定人数以上并且基于共同理由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

1

24.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或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5.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因受自然灾害及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导致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由国家或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而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 四、简答题

26.简述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 参考答案:

国家和政府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履行其职责:

(1)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3)国家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4)国家采取各种措旅,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27.简述社会福利的性质和特征。 参考答案:

社会福利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保障的子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社会福利的范围具有普遍性。社会福利在性质上表现为全民的普遍性福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其保障范围具有全民性和普遍性。

(2)社会福利的目的具有公平性。社会福利与每个人的经济地位、职业背景等基本上无联系,在待遇标准上具有较大的机会均等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3)社会福利具有政府主导性。社会福利是政府主导的一项社会性的公共事业,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撑并由政府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 五、论述题

28.试述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依照法律规范的要求缔结劳动关系,所缔结的劳动关系便具备了法律关系的形式,而法律关系则以劳动关系为实际内容。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现实基础,而后者是前者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人们依据客观存在的劳动关系,制定劳动法律规范,从而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关系发展变化了,要求劳动法律关系作相应调整,于是劳动法律关系也会随之变化。 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

1

(1)两者所属的范畴不同。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物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而劳动法律关系则是一种思想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依据国家制定的劳动法律而形成,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2)两者产生的前提不同。劳动关系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有共同劳动存在就会有劳动关系的存在。劳动法律关系则是被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所以它的形成必须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征为前提。

(3)两者的内容不同。劳动关系是以劳动为内容的,当国家没有制定相应的劳动法律规范时,这种关系因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劳动法律关系是以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任何一个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都是作为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出现的,同时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六、案例分析题

29.张某于2008年7月份被某食品机械厂招用,担任厂部技术科化验员。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有关合同条款如下;合同期限3年,从2008年7月5日起,到2010年7月4日止;实行每周5天,每天10小时工作制;张某工作岗位为技术科化验员;每月工资3000元;若双方在合同履行中产生纠纷,应将纠纷交由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2009年3月,张某提出每日工作10小时违反了《劳动法》,要求厂方缩短工作时间。厂方认为既然工作时间不合法,就是无效合同,因此不需再履行。随后安排他人接替张某工作。张某不服,向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此案后对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了审查,认为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时间条款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应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裁决劳动合同无效,终止劳动关系。张某不服,诉至某区人民法院。 试分析:

(1)张某与某食品机械厂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工作时间条款是否有效? (2)张某与某食品机械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参考答案:

(1)张某与某食品机械厂关于工作时间的约定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应属无效条款。 《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将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修改为“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本案中劳动合同约定“每周5天,每天10小时”的工作时间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所以属于无效条款。

(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

1

国开(电大)本科2020年7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2020年7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021课程代码:02972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D)。A.独立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yxyg595ox2nsft0iuth97tl37kv1k00rb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