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诗词名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念奴娇·昆仑》 作者:毛泽东 原文: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中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注释:

1、昆仑:昆仑,即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地理观念上的昆仑山,指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古代神话的西方昆仑,是汉以前地理上的昆仑一名与传说中昆仑的结合。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

诗词名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2、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3、莽:莽莽,状高大。《小尔雅》:莽,大也。后世引申有鲁莽、莽撞、猛健诸义。

4、阅尽人间春色:阅尽,看足、看尽、看遍。人间春色,不止指大地春光,而且指人世衰盛。

5、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张元。张元句,始见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原作“战死玉龙三十万,败鳞风卷满天飞”。以后有关记载渐有出入。南宋魏庆之辑《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条作“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似为作者原注所据。“当年孙行者过此”,是当地居民传说《西游记》里的故事。)作者自注:“宋人咏雪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昆仑各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远望,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

6、搅得:闹得、搞得。今语的“搞”,早期白话作品中都作“搅”。 7、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8、消熔:积雪消融、融化。

9、江河横溢: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昆仑山脉,所以昆仑山积雪消融,江河水量大增,都会泛滥起来。

诗词名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10、横溢:就是横流,即泛滥。

11、人或为鱼鳖:江河横滥,洪水成灾,人也许为鱼鳖所食。《左传·昭公元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 12、千秋:千年。

13、功罪:几千年来昆仑山给长江黄河输送的水源给人民带来了许多好处,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功;造成洪水泛滥,因而给人民带来灾祸,这是罪。在这里,罪是实写,功是虚写。 14、谁人:何人。

15、曾与:曾给、曾为。《诗词曲语词汇释》:“与,为也,给也。”。

16、评说:评论、评议。 17、安得:怎得、哪得。

18、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19、遗(wèi):赠与。

20、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21、环球:一作寰球,整个地球。 翻译: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 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 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

诗词名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 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 你的千年功过是非, 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 不要你如此高峻, 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 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 把你斩为三片呢?

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 一片留给日本。 在这和平世界里,

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赏析:

《念奴娇·昆仑》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严格地说这是一首十分复杂的诗,?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那么我们在此再追问一句,?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诗的批注中向我们揭开了谜底:“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接着作者继续批注道:“改一句,‘一

诗词名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我想读者在读到“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时,一定要问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就会豁然开朗了。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从来都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不屑于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输得起也赢得起。他胸怀世界的抱负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他读过世界上众多英雄的传记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壮志。?他在长沙还是一英俊书生时就指点祖国江山,创办新民学会及稍后的《湘江评论》。?青春时的抱负随着岁月的流逝没有丝毫减退,反而越来越高涨,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1935年10月,?借昆仑山为着眼点或壮志之出发点,一举表达了他对于全世界的义务、责任及抱负,?这一切都是很具体的,说到底就是要把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而且要铺开到世界的每个一角落,形成燎原之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毛主席对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露出了最初的光芒,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后来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学说,在最大范围内团结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为此,“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前面谈了此诗的思想境界之美,这里转谈一下此诗的艺术之美。

3yuzh0m3111lh1d7s0l19lpyv23wp8008n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