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高校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高教探索》 2024年第10期
马春明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学科,高校文学理论教学重在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基础概念、现象分析、规律应用以及文学实践等方面内容的教育教学,揭示文学不同形态的特征和价值,并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实现文学价值的最大化。从整体上看,文学理论教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教材,系统化地整合了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文学理论的演变、结构、内容、发展和最新动态都有较为详备的介绍和论述,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架构起专业的文学理论知识框架,让文学理论课程的“教”与“学”能够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
《文学理论教程》一书共分为五编十六章,完整地论述了文学理论的性质形态、理论建设发展、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等重要问题。在每个章节的论述中,编者从教学的角度综合了文学理论发展中的经典论题和最新研究动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动态的、完整的文学理论知识框架,挖掘文学理论中的本质规律,整合文学现象的解释、分析、研究和评论。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等现象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文学理论的交流与发展也日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中西方文学理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笔者认为,在全球化视野下,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全球化视野下文学理论教学要注意中西结合和中西交流,促进我国传统文学理论的教学和传承,处理好文学理论中全球化和民族化之间的关系。当前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仍以西方文学理论框架为主,它能够在全球化视野中更好地实现我国文学活动与其它国家文学活动的交流和互动,实现文学发展的开放化和国际化,保持文学发展的活力。但是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学必须拥有其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我国传统文学理论的教学和传承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且全面的文学理论观念,并在文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提高对本民族文学特性和理论实践本质规律的深度理解。因此,在全球化视野下,高校文学理论教学要做好全球化和民族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文学理论有更多的融通。
第二,全球化视野下文学理论教学要强调文学理论的发展观,处理好文学理论中经典化和创新研究之间的关系,让文学理论能够更与时俱进地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全球化视野下,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多元化的文学研究成果得以在广阔的平台中及时地交流和互动,给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强调文学理论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发展性,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文学理论,在经典理论的学习和传承中融入更多的个人思考和现代研究方向,从而保持文学理论的鲜活性、现实指向性和应用价值。具体到文学理论教学的课程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融入创新性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媒介的渠道和平台开阔学生的理论学习视野,利用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有效强化学生在文学理论课程中的参与热情。
第三,全球化视野下文学理论教学要加快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和融合,让文学理论能够在文学创作与传播活动中发挥正确的理论导向。与汉语言文学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其它课程相比,文学理论的教学相对枯燥和理论化一些,学生对抽象化和理论性的东西没有具象化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极容易陷入主观性和个人化的误区当中。鉴于此,在全球化视野下,文学理论教学要想提高它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应当加快文学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和融合,也就是说,文学理论不
仅可以用来解读文学现象或文学作品,还可以用来阐释和解读社会现象等更生活化的事与
物.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理论的现实性价值,从而有效激发文学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以外,文学理论的教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层面,还应当打破传统,让文学理论与文学发展进行更紧密的联系,让文学理论真正服务于文学的发展。例如,网络文学的创作就应当充分融人到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对象中,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最新的文学活动和现象中熟练运用文学理论来进行自我指导。
以上就是笔者对全球化视野下高校文学理论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和总结。基于《文学理论教程》中的整体理论框架,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教育教学有着显著的知识性功能、思想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文学创新意识。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教学应当以开放包容、独立自主的态度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领域,处理好中西文学理论交流、全球化与民族化发展,以及文学理论实践化等方面的时代性问题,促进我国文学理论教育和教学水平不断向前发展。
(马春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