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美感意识的实践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美感意识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1.培养完人的需要。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报告指出:完人的条件之一就是美的知识,识别美的能力,完美的人格。美感教育是“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培养完人的重要途径。

2.素质教育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既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机能,又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有美德心灵和行为,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要。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美感意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3.美感教育的推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广大美术教师发挥忘我的工作热情,以艰苦卓绝的努力积极探索美感教育,并把这些努力渗透到美术教育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启迪。但对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获得美感重视不够。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美感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获得美感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既是本课题研究的特色,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4.学校美感意识教育的积累。我校在美术教育中开展美感教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长期的积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美感的获得,首先要有美学知识,从而具备审美的价值判断;要有审美的技能,能从大自然人类社会、美术作品中获得美感;要在参与中获得美感体验,升华美的情感;要在美术创作中创造美以获得美感。这一切都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积极主动地获得美感,把获得美感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形成美感意识。但我们的实践还很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提高。

二、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有两个:美术教育、美感意识。

1.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规定:“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美感意识。在美感领域有三大能力:一是探索与察觉美,鼓励学生运用敏锐的知觉与天生的好奇心,探索与察觉生活中的美;二是回应与赏析美,帮助学生自觉地运用美学知识,用美术语言分析美的事物,表达自我感受,回应与赏析美;三是表现与创作美,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想法。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主动、自觉地在美术学习中感受美、体验美、提升对美的价值判断力,培养学生美的行为,创作和表现美,实现美的生活。即学生获得美感的自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

(1)美国乔治·桑塔耶纳在《美感》一书中指出:美感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形式美是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形成的,表现和材料、形式一样都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

(2)美国凯·亚历山大在《美术教育:小学版》一书中指出:“美学……让我用小学生的语言来解释:了解一个人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美感就是用感官、情感和智慧去发现什么是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有趣的/枯燥的,快乐的/忧伤的,并且形成个人的欣赏品位。美学经验既包括对家具、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美感,更包括对美术、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美学分析……”

(3)汉宝德在《如何培养美感》一书中,阐述了如何培养美感的一些理论以及对一些具体物品的赏析。

(4)林玫君在《幼儿园美感教育》一书中,阐述了从各个途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美感意识。

2.实践研究

(1)王彦霞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一文中,对自己在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美感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2)郭波在《美感是学生的创新动力》一文中,结合自己对学生开展美感教育的实践,分析了美感和创新力之间的关系,得出美感是创新动力的结论,提出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观点。这正是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之一。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大都在理解美、探索什么是美感、如何培养美感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从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美感意识的实践研究方面是少之又少。这位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

四、课题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1.课题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理论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倡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弊端,把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以教材为中心变为教材、教师、学生、环境都是课程资源,把以课堂为中心变为课堂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把“满堂灌”、“填鸭式”教师,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学习、合作学习,把以成败论英雄的结果评价变为过程与结果兼顾的教学评价,把甄别性的评价变为“以评促发展”的课程评价,把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的行动指南和目标。

(2)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教学做合一”。他认为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伪知识,“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对“学生”做了新的解释,所谓“学”,就是学生自主地去学,所谓“生”,就是生活或生存,生活天天在改变,人天天要学习,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当下科技和传媒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学生接受美感教育的场所和兴趣,已经由固定场所转移到生活中心,联系社会生活,采取由近及远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必要。他的上述主张有利于新课程追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的实现。对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于实践,主动获得美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3)建构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教师讲授的新知识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是学生理解新知识前提,是学生积极构建新知识的基础。学生接受新知识具有选择性,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的新知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火热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知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积极学习的倾向,进而探索、实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加强。建构主义理论对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包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获取美感;从生活中和实践中获得美感,并且成为一种主动的习惯。

2.课题的实践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美感意识的策略、途径、方式、方法、手段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技能,帮助学生主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热爱美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把美术学习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第二,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通过对学生美感意识培养的探索,丰富学生的美学知识,突出小学美术教育的本质——美育,增强学生对美的价值的判断能力,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美的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第三,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创建。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当学生具有美感意思时,就能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进行价

值判断,抵制不正之风,弘扬正义和正气,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五、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总思路是:发展教师——发展课程——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培养学生美感意识的思路是:美术欣赏,使学生获得美感,体验美;美术知识教育,使学生深化对美的认识,升华美的情感;美术创作,是学生获得表现美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社会,形成美的灵魂,获得美的行为。

2.主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是: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是感受美,形成美感意识的最佳时期,加强美感意识教育,适逢其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获得美感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是美感意识教育的实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大胆创新,勇于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美感意识的策略、途径、方式、方法、手段,把教学改革与课程发展共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相协调,有利于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化。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要求未来的国民要拥有较高的审美判断能力,美感是人天赋的本能,人人都有认识美的潜能,美感的潜能需要教育的培养才能发扬光大。通过美感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美感知识和技能,自觉地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表现美,美好的生活,愉悦的成长。具体目标包括:

第一,提高学生的美感意识。在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觉探索与察觉美、体验与感悟美、回应与赏析美、表现与创作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感意识。

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美感意识的实践研究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美感意识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1.培养完人的需要。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报告指出:完人的条件之一就是美的知识,识别美的能力,完美的人格。美感教育是“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培养完人的重要途径。2.素质教育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ymo376r8r6tzp834d3b207lq1bbd101eh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