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三)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有关成人膀胱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位于小骨盆腔前部 D.位于耻骨联合后方 C.空虚时 膀胱尖不高出耻骨联合下缘 D.正常容量男性约400 mL E.正常容量女性约500 mL
2.食管第二狭窄的位置相当于 ( )
A.第1~2胸椎之间高度 B.第2~3胸椎之间高度 C.第3~4胸椎之间高度 D.第4~5胸椎之间高度 E.第5~6胸椎之间高度
3.决定中心静脉压高低的因素是 ( )
A.血管容量和循环血量 B.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C.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 D.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 E.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流阻力
4.尿液中17-羟类固醇含量增高,提示患者有 ( ) A.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B.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C. 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 D.肾上腺髓质功能低下 E.腺垂体分泌功能低下
5.A型血者红细胞膜外表面有 ( )
A.E抗原 B.D抗原 C.A抗原 D.B抗原 E.C抗原 6.我国正常成年 ( )
A.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体重的7.5% B.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5%,女性约占体重的8% C.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女性约占体重的6% D.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9%,女性约占体重的8% E.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体重的9%
7.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 ( )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肺活量 D.潮气量 E.肺总量
8.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 ) A.防腐 B.无菌 C.消毒 D.无菌操作 E.灭菌
9.病原菌不入血,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 ( )
A.病毒血症 D.脓毒血症 C.败血症 D.毒血症 E.菌血症 10.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体积微小,绝大多数病毒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
B.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其核酸只含RNA或DNA C.缺乏酶系统,只能在相应的活细胞内增殖 D.病毒以分裂的方式增殖 E.病毒对抗生素类药物不敏感
11.分子质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 ( ) A.IgG B.IgA C.IgD D.IgE E.IgM 1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 ( )
A. 1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都不是
13.出生后l一3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婴儿不做预防注射的原因之一是 ( ) A.此时注射疫苗只诱导产生细胞免疫 B.婴儿因疫苗的注射而患病 C.婴儿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D.抗体的反馈抑制作用 E.婴儿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14.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大于 ( )
A.4.5 mmol/L B.5.5 mmol/'L C.6.5 mmol/'L D.7.5 mmol/L E.8.5 mmol/L
15.最容易出现皮肤弹性下降和眼窝凹陷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是 ( )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高钾血症
16.所谓水肿是指 ( )
A.细胞内液过多 B.淋巴管内液过多 C.组织间隙液体过多 D.血管内液体过多 E.水在体内潴留 17.癌起源于 ( )
A.腺体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脂肪组织 E.结缔组织
18.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通常是 ( )
A.组织换气严重障碍 B.二氧化碳排出功能障碍 C血液携带、运输氧障碍
D.外呼吸功能障碍 E. 内呼吸功能障碍 19.阿司匹林解热镇痛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 )
A.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B.抑制环磷酸腺苷的生物合成 C.抑制体内内生致热原的产生 D.抑制体内缓激肽的生成 E.抑制体内5-羟色胺的生物合成
20.抗肿瘤药最常见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 ) A.大量脱发 B.肝细胞受损 C.神经毒性作用 D.胃肠道反应 E.抑制骨髓造血 [B型题] 问题21—24 A.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淋巴回流受阻 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21.丝虫病引起下肢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 D.淋巴回流受阻 22.炎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 B.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23.肾炎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 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24.肾病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问题25~27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压 D.中心静脉压 E.毛细血管血压
25.心输出量的大小主要影响 ( ) A.收缩压 26.大动脉弹性大小主要影响 ( ) C.脉压 27.外周阻力大小主要影响 ( ) B.舒张压 问题 28~30 A.煤焦油 B.2-萘胺 C.苯
D.黄曲霉毒素 E.EB病毒
28.与人类鼻咽癌发病关系密切的是 ( ) E.EB病毒 29.与人类皮肤癌发病关系密切的是 ( ) A.煤焦油 30.与人类膀胱癌发病关系密切的是 ( ) B.2-萘胺 [C型题] 问题31~33
A.血清中酯型胆红素增多 B.血清中非酯型胆红素增多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31.肝细胞性黄疸患者 ( ) C.两者均有
32.溶血性黄疸患者 ( ) B.血清中非酯型胆红素增多 33.阻塞性黄疸患者早期 ( ) A.血清中酯型胆红素增多 问题34~35 A.内毒素 B.外毒素 C 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34.白喉杆菌致病的因素是 ( ) B.外毒素 35.破伤风杆菌致病的因素是 ( ) B.外毒素 [X型题]
36.上呼吸道包括 ( )
A.鼻 B.咽 C喉 D.气管 E.支气管
37.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有 ( )
A.对酸碱有缓冲作用 B.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C.免疫作用 D.参与多种物质的运输 E.凝血与抗凝血作用 38.毒素型食物中毒的细菌有 ( )
A.沙门菌 B.变形杆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肉毒杆菌
39.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主要代谢变化有 ( )
A.少尿或无尿 B.水中毒 C.氮质血症 D.低钾血症 E.代谢性碱中毒
40.氨基苷类的主要不良反应有 ( ) A.抑制骨髓造血 B超敏反应 C.肾毒性 D.耳毒性 E.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l.环形排列在瞳孔周围的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2.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接受CO2放出 O2 ,转变为静脉血的过程称为组织换气。
3.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试来测定机体对 结核分枝杆菌 是否有免疫力的一种试验,其原理是 4 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
4.免疫活性细胞是指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执行细胞免疫,执行体液免疫。 5.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特点是:SB、AB、BB均 降低 ,BE 负值增大 , PaCO2代偿性降低。
6.有机磷农药是一类持久的、难逆的 胆碱酯酶 抑制药,中毒时 乙酰胆碱 不被分解而大量蓄积,产生全身中毒症状。
7.常常是因缺乏 VitA 引起夜盲症;而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脚气病。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 1.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离心方向刺入。 ( - )
2.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和8块腕骨、5块掌骨和14块指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