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裂缝的出现部位和表现形式 经现场检查发现,裂缝大部分多出现在拐角等部位,表现形式为表面裂缝,长短不等,尺寸在50mm -500mm之间,且形状没有任何规律。
4.3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所有混凝土结构都会出现裂缝,不仅有损外观,而且影响整体性,降低刚度,使建筑物满足不了设计的使用耐久年限。本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4.3.1
因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浇捣的和易性,混凝土中加入的水分往往比水泥水化作用需要的水分要多4-5倍。这部分游离水蒸发后,在混凝土内部留下许多毛细孔,所以混凝土会产生体积收缩,一般称为游离水蒸发收缩。例如潮湿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其收缩值比干燥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收缩值减少6%-8%。
4.3.2
因为混凝土在塑性状态时,刚开始终凝,例如遇到炎热,阳光直射,刮大风,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太快,混凝土表面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尚未有强度,而使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而水分蒸发速度取决于混凝土自身的表面温度和混凝土表面的空气温度、风速、相对湿度。
4.3.3
混凝土结构若设置在未经处理的回填土或松软地基上,等混凝土浇注后,因地基浸水起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裂缝。
4.3.4
因为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裂缝,当变形遭到约束,则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
14
4.4此实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经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相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相关技术勘察,做出处理方案如下:
基础混凝土垫层存在部分严重收缩缝,经勘察为表面收缩裂缝。对于基础混凝土垫层存在部分收缩裂缝问题,采用人工沿裂缝每边各50mm凿除,用水冲洗干净后,用C25细石混凝土重新浇筑,待终凝后浇水养护。完毕后使聚合砂浆保持一定时间的湿润状态,初凝后养护7天以上。
经实践结果证明,对于混凝土垫层,该加固处理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5以后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
为防止混凝土施工过程裂缝的产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4.5.1
混凝土收缩值的大小和水泥品种、用量、拌和用水量、骨料规格、振捣密实性和养护好坏有关,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和砂率。
4.5.2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措施之一正确使用外加剂来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二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
4.5.3
在炎热环境中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例如用冷水拌合、覆盖模板及底板、避开一日中最热时间施工等措施。
3.5.4
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覆盖,终凝后尽早进行养护,应遮挡太阳直射或洒湿周围场地等。例如遇风季,需设置挡风设施,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4.5.5
15
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经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基础验收后再施工垫层,还要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和地基被水浸泡。
16
结束语
裂缝是影响建筑物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建筑物的结构或构件常常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各种裂缝出现,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 的。因此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 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必须全面系统的考虑。从裂缝 的分类入手,弄清裂缝出现的原因,对裂缝采取措施加以正确的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 问题将会逐渐得到圆满的解决。
在混凝土裂缝问题,我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对待。一方面,我们可以提前根据混凝土的所处环境,从设计、材料、施工、环境四大方面综合考虑,使结构设计更合理、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好、施工工艺更先进和施工环境更适合混凝土的后期的各种变化,从而提前制定预防措施方案,使混凝土裂缝降到国家和地方规范要求的控制范围内;另一方面,对已经出现超过规范允许范围的裂缝,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利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补,从而实现风险和损失最小化。
17
参考文献 [1] 朱耀台、詹树林《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3.5。
[2] 陈丽苹《水泥与混凝土裂缝关系的探讨》[J],《福建建筑》,2003.1。
[3] 陈磊、陈太林《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新材料新装饰》,2004.1。 [4] 徐雷,赵伟,成胜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J].河南建材,2007.4. [5] 曾力军.浅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预防和处理[J].江西建材,2007.3. [6] 钟振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J].山西建筑,2003.11. [7]卫志华,卫思秀,王亚玲.混凝土裂缝级环氧树脂修补法探析[J].山西建筑,2004.1. [8] 张承杰 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J] 山西建筑,200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