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大学》导学
教学重点:1、《大学》与中国传统大学教育理念。
2、《大学》与唐宋散文理念问题。
教师任务:深度梳理《大学》中所反映的古代教育理念。 学生任务:自我思考大学教育的使命。 一、《四书》概说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为《四书》。朱熹言“《四子》,《六经》之阶梯。”是儒家学说的基本典籍。
《大学》由来:儒家有一部经典的著作,也可以说是儒家各种篇章的汇集,就是《礼记》,《大学》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汉代、南北朝时,作为《礼记》的一个篇章得以保存。到了唐代韩愈,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大家反思:一个伟大的唐朝,怎么就出现了安史之乱?使这个强大的王朝中衰。反思各种原因,韩愈提出来说:我们的“道统”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方向出了问题。其表为政,其里为学。因此要展开文化拯救运动。在《原道》这篇文章里,韩愈引用了《大学》的一段话。从那以后,《大学》篇就开始受重视。到了北宋,仁宗能写“飞白书”,也喜欢书法,所以就抄,抄成一轴一卷,赐给那些新科进士。皇帝抄了以后赐给新科进士,会有一种带动风尚的效应。与此同时,北宋的大儒,像程颢、程颐。亲哥俩经常谈论《大学》里面的句子,讲《大学》的一些道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后来南宋朱熹,他作《大学章句集注》,主要是程颐以及他的学生对《大学》的解释,他广加采撷,融入到他的著作里。朱熹就完成了《大学章句集注》。今天我们看朱熹的《集注》,也没有说张三说李四说王五说。这就是宋儒作学问的雅致之处,他是融进来了,偶尔说说,谁是如何说,不是老书生式地抄。他是看明白了以后抓要点,这显得很雅致,也写得不枝不蔓,所以便于流通。到了朱熹实际上就把《大学》集注出来,然后《中庸》《论语》《孟子》他都注了,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这辈子用功用得最多的就是《大学》,临死前几天还在改《大学》的注释,所以他用功很勤。南宋、元朝一直到清朝结束不久,国家考试的内容就是《四书》。 二、《大学》经讲析
大学
解题:大学,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代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时,从可继承君位的太子,及君主的其它儿子,以及公侯、卿相、大臣、官员之正妻所生的儿子,与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进入大学,教学的内容则是使受教育者懂得探寻身心的道理,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这样的学校教育,大学、小学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是划分得清楚明白的。
思考:我们都在上大学,都上过大学,考虑什么是大学?University 由你玩四年。近代的大学教育,一直是按照西方模式来。传统大学教育思想是什么?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明明德:第一个“明”字作使动词用,即“使彰明”。明德,即光明正大的德性。 2.亲民:程颐说“亲”当作“新”,即革新、自新。新民,使人弃旧图新、日新其新。 3.至善:最完善的境界。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在于使人日新其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知止:知道目的地。
2.定、静、安、虑、得:讲了心理认识、完善的过程。 3.本末:本是根,末是梢,即根本与枝末。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沉静,沉静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够思虑详审,思虑详审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解析:三纲,通过自我完善,获得刚健清新的人生境界后,还有要去除其他人的愚昧,从而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去掉蒙昧,走向新生。 三、《大学》传讲析 (一)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 “顾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解析:明德,光明正大德性。其次,这种德性是上天所赋予的,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其
大学
次,每一个人的目标就是将这种品性呈现出来。
1、《大雅 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適,使不挟四方。” (1)明明:光彩的样子。在下:指在人间。赫赫:显耀、显明之意。在下若有明明之德,在上即有赫赫之命。
(2)忱(chén):《说文·心部》:“忱,诚也。”老天爷是真不能相信的,指天命无常。 (3)不易维王:做国王是很不容易的。 (4)適:借作嫡,嫡子,殷適,指纣王。
(5)赫、明相对,是周人已明确地意识到人和人的活动时与那神秘奇妙的宇宙生命息息相关。
解析:纣居天位,因为他作恶,天便弃绝他,使不挟四方,使他的教令不行于四方,四方共叛之。因为商之前车之鉴,所以作者才感叹天命无常,维德是予耳。
2、《大雅·文王》:“无念而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1)商“呜呼,吾生不有命在天。” (2)“惟德是予”----人在宇宙中的自由度。
解析:周朝发现从人民中可以得到勇气、力量和智慧。“以德辅天”,正是义理的天的真正醒觉,它使得周人在人生和世界里面发现无尽丰富的意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传之二章,释新民
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成汤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尚书·康诰》说:“激励人们焕发新的风貌。”《诗经·大雅·文王》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有品德的人无时不断地追求最完善的道德境界。 1、 新民的第一个意思---德性之新
新民,使民众发现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弟子追寻孔子原因。最高的学问往往是唤醒自我的力量。正如佛教所说的“跟随我,即诽谤我”。“你要认识你自己”。所以,《论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易》“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因此朱熹言:“《大学》初学入德之门。”重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