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教育网 www.309edu.com
第33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济宁模拟]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国家干预深入个人生活
B.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C.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 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
2.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 A.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 B.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 C.该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 D.联邦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3.美国里根总统在1981年颁布行政命令,以“收益高于成本”原则审核现行管制企业的管制条例,撤销、放宽了60多项。此后,联邦政府将原先的食品券和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等40多项补助项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减轻社会保障责任。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 ( ) A.减少国家干预,减轻政府负担 B.放松经济管制,恢复自由放任 C.放弃社保责任,缩减福利规模 D.扩大政府职能,转移福利开支
4.195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修订的《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 ) A.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稳定社会秩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5.对二战后英国的福利社会规划,《贝弗里奇报告》概括为: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可见,该报告的主旨是 ( ) 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C.统一管理社会福利 D.要求福利体现平均原则
6.奥地利经济学家米瑟斯认为,由于“失业救济会推迟失业者再就业的速度”,所以“如果失业工人从福利国家或劳工联合组织得到救济,灾难可能会变得更大”。可见,米瑟斯实际上主张( )
A.强化政府的职能 B.废除社会保障体制 C.维持一定的失业 D.反对降低福利水平
7.[2018·山东青岛模拟] 下表反映了美国 ( )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3年 5.5% 47.2% 48.2% 1963—19673.3% 43.5% 53.2% 年 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 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
8.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推进的改革。其内容是在生产领域去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在财政金融领域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下面选项与之相关的是 ( ) A.出现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09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
309教育网 www.309edu.com
B.推行混合所有制
C.新经济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调
D.借鉴了美国供给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复兴”实践 二、非选择题
9.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大调整的新阶段。阅读材料: 材料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大变动。鉴于严重的危机、“冷战”发生和殖民体系瓦解,西方国家普遍进行经济大调整,包括对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的自我调整,力求经济运行的有序化。通过马歇尔计划等一系列调整安排,彼此间确立了较为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科技政策和规划众多的科技项目,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过一系列调整,西方经济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1950—1973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4.5%。西方经济格局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力量对比。
——摘编自吴必康《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概括二战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大调整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调整”问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280字左右。)
309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
309教育网 www.309edu.com
课时作业(三十三)
1.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得人民有底气去花钱,故选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时间是1947年,在20世纪50年代初已结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B项错误;C项是A项的结果,错误;结合所学知识,1951年欧洲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D项错误。
2.C [解析] 材料反映出联邦德国既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又坚持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混合经济的特征,故选C。从材料可知联邦德国政府有干预经济的举动,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从材料中联邦德国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可知国家干预经济适应德国发展,B项错误;自由放任政策是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监管,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3.A [解析] 里根政府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回升并持续增长,故选A。20世纪80年代美国仍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项错误;“减轻社会保障责任”并不是“放弃社保责任”,C项错误;材料表明美国缩小联邦政府职能,D项错误。 4.B [解析] 材料主要讲述了1950年美国《社会保险法》提高了养老金水平,养老金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保障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故选B。1950年美国并没有遭受经济危机,因此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稳定社会秩序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内安定,并不能达到对抗苏联等国的效果,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了增加养老金,并未体现规范保险行业的具体措施,D项错误。
5.A [解析] 根据材料“二战后英国的福利社会规划……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获得资助”,结合所学,这属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建立福利国家的内容,故选A。
6.C [解析] 材料“失业救济会推迟失业者再就业的速度”和“灾难可能会变得更大”强调维持一定的失业反而会加快就业速度,故选C。材料“失业工人从福利国家或劳工联合组织得到救济,灾难可能会变得更大”反映米瑟斯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并非强化政府的职能,A项错误;据材料“灾难可能会变得更大”可知米瑟斯只是强调救济失业者可能存在的弊端,并不是完全否定社会保障体制,B项错误;据材料“从福利国家或劳工联合组织得到救济,灾难可能会变得更大”可知米瑟斯主张降低福利水平,D项错误。
7.B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B。表格体现的是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并不能体现经济增长快慢,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对外贸易问题,C项错误;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科技革命而非两极格局,D项错误。
8.D [解析] 供给经济学理论是二战后出现于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因强调供给(即生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而得名,认为美国经济当时的关键问题在于供给,即供给不足,与材料中我国进行的供给侧改革有相似之处,都是在供给方面调整经济,故选D。材料论述的是供给侧改革,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无关,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供给侧改革,与所有制无关,B项错误;经济结构是指各类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材料并没有体现我国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调的情况,C项错误。
9.(1)变动: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确立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主要影响: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 论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大调整获得发展 国家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支持第三次科技革命 论据 国际合作: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构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欧共体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 309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