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
目录:
一、作为方法的“历史”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三、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四、世界历史理论 方法论意义
一、作为方法的“历史”
1.1历史如何成为方法? (1)历史的时空维度
(2)成为方法的“史学路径”
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那群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沃勒斯坦等著, 《开放社会科学》)
法学怎么成了史学?
1、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 ? 2、为其他学科提供知识性(历史编撰学)
? 3、为其他学科提供探求历时性、因果性的方法 ? 4、为现实决策提供某种参照
1.2 “历史”的方法
1.2.1 史字源流: 从史诗到史学、“历史科学”
1.2.2历史学: 历史的定义: 一、过去发生的事;
二、人们对过去发生的事的认知和传达的成果(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虽然是一种诠释学,但不可以被任意的解释,它需要基于证据。
历史学的专业化:现代科学史学之父”利奥波
关键要素已在历史学家的观念中如此根
深蒂固,以至于它事实上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了:这一洞见就是,社会和经济环境影响着人们对他们自己、他们的生活及其周围世界进行思考进而采取行动的方式。
1.2.4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西方现代学术学科的分割
? 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书院”“学派”
VS“学科”
? 19世纪后期, 构成社会科学的学科系
统有三条明确的分界线:
? 现代VS非现代
? 在对现代世界的研究方面
? 在以探寻普遍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内部
历史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不同? ? 史学不关注宏大理论。理论就是借
用来分析的工具
? 治史:归纳还是贯通?
? 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与结合 吉登斯:然而整体上看,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是问题驱动,而不是学科驱动,问题应该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当你想探讨这些大的问题时,我想你必须跨越不同的学科。
历史学也逐渐试图给其姊妹学科以回馈,而不是简单第借用它们的想法。历史学所能做出的一大贡献是推动人们去思考事物为何以及如何随时间而变化。(《历史之源》)
“一个新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在《经济史与经济学》中,专门批评经济学和历史学两个学科的现状:“经济学没有从经济史那里学到什么,经济史从经济学那里得到的和被经济学损害的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