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选择:
1.《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42年 2.《文学革命论》一文的作者是 独秀
3.《野草》的多数篇幅是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感受,在艺术上采用的手法是 象征主义
4.郭沫若历史剧代表作是《屈原》
5.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是《新青年》 6.最能反映出犁艺术境界追求的作品是《荷花淀》 7.20年代“小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 冰心 8.茅盾的原名是 德鸿
9.丁玲从个人自传式写法对社会现实描绘的写法变化的标志性作品是《水》 10.老舍作品中规模最大的长篇巨构是《四世同堂》 11.“孤岛文学”指的是 抗战时期租界的文学
12.巴金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崩溃的作品是 《激流三部曲》 13.翠翠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边城》 14.柔石揭露野蛮残酷的典妻制度的小说是《二月》 15.《边城》中“善”的化身是 老船夫 16.禺的成名之作是《雷雨》
17.《白毛女》的执笔作者是 贺敬之、丁毅
18.代表田间风格的优秀诗篇是他1937年底写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 19.半农的颇为人称道的处女作是《相隔一层纸》 20.树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家庄的变迁》
21.“五四”文学革命时最先发表理论文章倡导文学改良的是 胡适 22.提倡新格律诗的文学社团是 新月社 23.《七月》刊物的主编是胡风 24.阿Q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
25.鲁迅惟一的表现爱情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26.长诗《王贵与香香》是叙事长诗 27.郭沫若开了一代诗风的诗集是《女神》
28.20世纪尝试白话诗创作,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是胡适 29.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的是闻一多 30.《子夜》的人物众多纷繁,然而其中心人物则是吴荪甫
31.老舍表现北平人民被征服的痛史、恨史、愤史的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 32.巴金小说《家》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觉新
33.丁玲早期反映都市女青年时代苦闷的小说是《莎菲女士的日记》
. 可修编
. - -
34.《暴风骤雨》的作者是周立波 35.白尘影响最大的讽刺喜剧是《升官图》
36.郭沫若创作《女神》时的重要思想之一是泛神论 37.臧克家控诉帝国主义罪恶的诗篇是《罪恶的手》
3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集外集?自嘲》 39.爱姑是 鲁迅 小说中的人物
40.信奉“钱本位而三位一体”市侩哲学的老出自老舍的《老的哲学》 41.中国现代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是周作人 4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43.茅盾的小说处女作是《蚀》
44.半农的颇为人称道的处女作是《相隔一层纸》 二、多项选择
1.鲁迅作品中写新知识分子的有
(1)《幸福的家庭》 (2)《伤逝》 (3)《在酒楼上》 (4)《孤独者》 2.《女神》的思想容集中在
(1)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2)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3)爱国情思的抒发 3.《三个叛逆的女性》是由哪三部作品组成的? (1)《聂萦》 (2)《卓文君》(3)《王昭君》 4.下列作品属于郁达夫的有(A、B、D、E)
A.《银灰色的死》 B.《沉沦》 C.《给亡妇》D.《迟桂花》E.《春风沉醉的晚上》 5.闻一多的两部诗集是《红烛》、 《死水》
6.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 7.下列人物是《寒夜》中的形象的有 (B、D ) A.鸣凤 B.汪文宣 C. D.曾树生 E.杜大心 8.《四世同堂》分三部,这三部是(A、C、E )
A.《惶惑》B.《幻灭》 C.《偷生》D.《追求》 E.《饥荒》 9.禺剧作的特点是(A、B、C、D )
A.结构严谨 B.戏剧冲突尖锐 C.人物性格鲜明 D.语言个性化 E.讽刺性强 10.下列是《暴风骤雨》里的人物形象的是(A、B、C、D ) A. B.郭全海C.老头 D.志云 E.子俊 11.下列作品收入《彷徨》的有 ( A、C、D )
A.《祝福》 B.《故乡》 C.《伤逝》 D.《离婚》E.《风波》 12.《爱情三部曲》由三个中篇组成,它们是 《雾》.《雨》.《电》 13.下列属于《边城》中的人物有( A、B、E ) A.翠翠 B.天保 C.天天 D.滕长顺 E.傩送 14.下列人物形象属于《雷雨》的有(B、C、D) A.白露 B.蘩漪 C.侍萍 D.鲁大海 E.愫方
. 可修编
. - -
15.下列作品属于丁玲的有 ( B、C、D、E)
A.《呼兰河传》B.《莎菲女士的日记》c.《韦护》 D.《一九三零年春》E.《水》 16.下列刊物属于创造社的有 (A、B、C、D、E)
A.《创造日》 B.《创造周报》c.《创造月刊》 D.《创造季刊》E.《洪水》 17.下列小说收入《呐喊》的有 (A、B、C、D、E )
A.《药》 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孔乙己》 E.《风波》 18.《蚀》是由 《幻灭》.《动摇》.《追求》 三个系列中篇所组成的
19.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就是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尤为突出的典型人物是 虎妞.祥子
20.爱玲最擅长的是叙说“家史性”的故事,较公认的代表作有(A、B、C ) A.《沉香屑:第一炉香》 B.《倾城之恋》C.《金锁记》 D.《传奇》 E.《沉香屑:第二炉香》 三、判断
1.创造社成立于1927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 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等。(√ )
2.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容,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
3.《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围绕着“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和“如 何去服务”两个问题展开。(√ )
4.《故事新编》的总特色是采取象征主义方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 心感受。(× )
5.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第一个高峰,开拓和形成了 浪漫主义新诗流派。(√ )
6.《激流三部曲》由《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组成,但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各自独立的。(× )
7.金发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 )
8.《向太阳》是艾青写于抗战初期的第一首抒情长诗。(√ ) 9.萧红的《生死场》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长篇小说。( ×) 10.朱自清评徐志摩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诗人。(× )
11.文学革命的主要容是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反 对文言,提倡白话;介绍外国文学。(√ )
12.《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 原名《青年杂志》,大钊主编。(× )
13.创造社和太阳社于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 14.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战斗间歇的休闲之作。(× ) 15.“五四”时期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 ) 16.创造社作家的基本创作特色是浪漫主义。(√ )
. 可修编
. - -
17.《白毛女》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为人”的深刻主题(√ ) 18.田汉写了不少抗日救亡的剧本,《获虎之夜》是影响最大的一个。(× ) 19.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长篇小说。(√ )
20.所谓“孤岛文学”中的“孤岛”指的是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
的整个。(× )
21.抗战开始,文艺界、戏剧界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展开。不久沦陷,文学中
心转移到XX。(× )
22.《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原名
《青年杂志》,大钊主编。(× )
23.鲁迅惟一的表现爱情题材的小说是《离婚》。(× )
24.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第一个高峰,开拓和形成了
浪漫主义新诗流派。(√ )
25.周作人前期注重议论批评的杂感,其主要风格是“平和冲淡”。( × )
26.左翼作家天翼的小说以暴露讽刺为特色,他的代表作有《包氏父子》、《淘金记》等。
(× ) 四、名词解释 1.诗歌的“三美”
新格律诗派的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一主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2.《爱情三部曲》
它是巴金早期创作的三个中篇小说《雾》、《雨》、《电》的总称。作品描写了小资产阶级在黑暗时代、社会中的生活、思想、爱情等方面的矛盾与痛苦,揭示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以及在新思想、新文化不断形成,旧思想、旧文化不断衰败的新旧交替时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前进必将被社会所吞食。“爱情三部曲”是标志着巴金的创作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 3.京派小说
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主要代表作家有从文、废名、芦焚等。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4.《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原名《青年杂志》,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 可修编
. - -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5.“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
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白郎、端木蕻良、辉英等。代表作品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6.“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形象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它的主要
表现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总是幻想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最能自尊自大,也最能自轻自贱,毫无人格而言;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欺善怕恶,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糊涂终身。阿Q的“精神胜利法”决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性格,更是某种病态的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 五、简答
1.简答从文的创作思想。
答题要点:从文的创作思想:①把创作看成是自我生命意识的自我表现,他的作品几乎可看成他的“自叙传”。②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对笔下的人物都着力表现他们真善美的人。
2.简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答题要点: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有:①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也就是说富有至情。②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③缜密精巧的构思。④语言的美。一是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的绘画美;二是爱用叠词,形成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此外,善用比喻比拟,不乏风趣、幽默,也都是他的语言特点。 3.简述《白毛女》的深刻主题。
答题要点:歌剧《白毛女》的主题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为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是农民解放唯一正确道路的思想。
4.简述郭沫若的《女神》。
答题要点:《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它开辟了一代新诗风,成为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在思想容上,《女神》强烈地体现了“五四”时
. 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