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十四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
三角洲为例讲练结合学案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识记—基础梳理]
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位置:位于中南部,珠江下游。 (2)城市化进程
①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地带。
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市为中心的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
阶段 时间 进程特点 夯实基础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 80年代中期以后 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和技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 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起轻型工业体系 稳步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高,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 结果 为工业起步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理解—要点突破]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
1 / 14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时间 优势 第一阶段 1979~1990年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背景 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主导 产业 在全 国的 地位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 3.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下图表示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1~2题。
2 / 14
1.2005年以来,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C.后期阶段
B.中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图流程]
[答案] 1.B 2.D
(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周边的中小城市。××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第3题。 3.今后,××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D [材料中提到“××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说明今后将重点引进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D项正确。] 考向2 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
图。据此完成4~5题。
3 / 14
【2024-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十四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练结合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