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与照明节能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商场、住宅动力、照明系统全部位 一、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1.1.1施工图纸、产品技术资料、相应图集、规范、规程齐全。 1.1.2熟悉图纸资料,弄清设计图的设计内容,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1.1.3确定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编制完毕经审批并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为了工程施工不破坏建筑物的强度的损害建筑物的美观。 1.1.4施工前要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技 术 交 底 内 容 1.2 材料要求 1.2.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及质量证明文件核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CCC”认证标志和认证证书复印件,复印件加盖生产厂家公章。 1.2.2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在进场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样,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二、质量技术要求 2.1隐蔽工程 2.1.1建筑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的施工验收,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符合已批准的设计图纸、相关技术规定和合同约定内容的要求。 2.1.2为了防止电线发热和线路损耗,电线导管隐蔽前要考虑电线截面积分部工程 建筑电气 日 期 2008年1月2日 (包括外护层)的总和,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绝缘导管允许电线穿管根数及相应最小钢导管管径,可参考表1-1表 BV、BLV塑料线穿电线管管径选择表 表1-1 2.1.3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 GD2301003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商场、住宅动力、照明系统全部位 2.2 电缆、电线截面选择 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每芯导体电阻应符合表1-2表。 不同标称截面的电缆、电线每芯导体最大电阻值 1-2表 技 术 检验方法:进场时抽样送检,验收时核查检验报告。 交 底 2.3 导线连接和接线端子要求 内 容 2.3.1母与母线或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当采用螺栓搭接连接时,应采用力矩扳手拧紧,母线接触面保持清洁,涂电力复合脂,螺栓孔周边无毛刺,连接螺栓两侧有平垫圈,相邻垫圈间有大于3mm的间隙,螺母侧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螺栓受力均匀,不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额外应力。 2.3.2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能降低机械强度。 2.3.3单芯导线并接头:导线绝缘以并齐合拢。在距绝缘台约12mm~15mm处分部工程 建筑电气 日 期 2008年1月2日 30m;有一个弯时,20m;有2个弯时,15m;有3个弯时,8m。 配电与照明节能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用其中一根线芯在其连接端缠绕5~7圈后剪断,把余头并齐折回压在缠绕上进行涮锡处理, 2.3.4不同直径导线接头:如果是独根(导线截面小于2.5 mm2)或多芯软线时,则应先进行涮锡处理,再将细线在粗线上距离绝缘层15mm处交叉,并将线端部向粗导线(独根)端缠绕5~7圈,将粗导线端折回压在细线上,最后再做涮锡处理。 2.3.5多股铜芯软线用螺丝压接时,先将软线芯做成单眼圈状,涮锡后,将 GD2301003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商场、住宅动力、照明系统全部位 分部工程 建筑电气 日 期 2008年1月2日 其压平再用螺丝加垫紧牢固。 电线穿管敷线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2.3.6铜导线压线帽分为黄、白、红三种颜色,分别适用于1.0mm2、1.5mm2、2.5mm2、4mm2的2~4条导线的连接。将导线绝缘层剥去10mm~13mm(按帽的型号决定),清除氧化物,按规格选用合适的压线帽,将线芯插入压线帽的压接管内,若填不实,可将线芯折回头(剥长加倍),填满为止。技 术 线芯插到底,导线绝缘应和压接管口平齐,并包在帽壳内,用专用压接钳压交 底 实即可 内 容 2.3.7套管压接法是运用机械冷态压接的简单原理,用相应的模具在一定压力下将套在导线两端的连接套管压在两端导线上,使导线与连接管间形成金属互相渗透,两者成为一体构成导电通路,要保证冷压接头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影响质量的三个要点:即连接管形状、尺寸和材料;压模的形状和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