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一、教学背景
(一)学生音乐能力起点说明: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本教学内容之前,已经通过语文课学过贺敬之的《回延安》,对陕北信天游体裁初步有所了解。此外,他们还通过不同媒介或多或少听到过信天游风格的歌曲,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现在进一步拓宽视野学习信天游的民歌作品,从音响感知上是有听觉基础的。
本班共有23人,其中有5名同学在学校管乐团学习;有7名同学是学校合唱团的成员,歌唱的音准和节奏感较好,对识谱、视唱等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学习。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对于歌唱时用声的控制能力还需提高。 (2)五度、八度音程的准确歌唱还不能掌握。 (二)教学内容分析:
课例选择义务教育教科书(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一节体验学唱陕北信天游风格韵味的音乐课。本课从民歌分类、流传地域、旋律进行风格、节奏特色以及结构特点等多方面介绍、了解陕北信天游的音乐特点,并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导入、赏析、教师范唱、学生学唱等范式,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结合起来全面激发学生兴趣,使师生在活动中广泛交流,并以情感体验为主线,感受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真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唤醒学生保护和继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秧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陕北民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土得掉渣、大得雄奇。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
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十分丰富。例如:小媳妇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亲;出门人思念家乡;年轻人谈情说爱;夫妻吵嘴逗趣等。还有,石匠们用歌声来装饰那单调的石锤声;农民们用歌声驱逐寂寞和忧愁;赶牲灵的人将那悠扬的歌声洒满崎岖的羊肠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妇用歌声倾吐心中哀怨。这些基本上是抒发感情的。此外,陕北人还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喝酒时用酒歌来猜拳。用歌来讲述历史故事,用歌来搞社交,用歌来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谈情说爱,用歌来记叙新人新事,甚至上坟哭灵也以歌代哭。乃至丑闻千里,以歌传之;奇人怪事,以歌颂之。在八千多首陕北民歌中,反映爱情生活、婚姻问题,或与这个内容有关的作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几乎全是这个内容。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小曲子”,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流行于陕西北部、宁夏东部和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一般为两句体结构,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础,每句在“二二三”格式的基础上灵活地加上衬字叠词,使韵律既有对称,又富有变化。上句主比兴或写景状物,下句多点意,虚实结合。章节虽短,但既可用多段反复来叙述故事,又可以独立成篇以直接抒情。曲式用上下句。上句曲调经常分成两个短句,一扬一抑,下句则一气呵成。下句常用重复或变化重复上句的手法,以加强主要乐思。下句也有使用新的音调,使与上句形成对比。大多数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舒展、粗犷、奔放、宽广,抒情色彩浓厚。
信天游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拉煤炭,脚夫长途跋涉……,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用陕北人的话,信天游是给老天唱的,信马由缰,随时开口便唱,这可能与“信天游”名字的来历有些联系。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
《泪蛋蛋拋在沙蒿蒿林》是一首典型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上下句结构。上句先扬后抑,在“la”上起唱上扬到“re’”后回落到“re”,下句在一个八度上行大跳后逐渐回落到主音la,”上。曲调高亢、嘹亮,响遏行云,充满了爱的深情和无奈中的悲凉,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乐观的生活态度。陕北民歌手原生态的演唱把信天游的独特韵味与地方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民歌有十唱九不同的说法,一首歌名与内容相同的民歌,由于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演唱者不同,曲调都会有所变化。即使是一个人演唱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也会有不同之处,信天游是即兴演唱的山歌,更是如此。我们在欣赏原生态演唱时会发现演唱与曲谱不尽相同,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本课教学预期目标: 音准 已具备能力 本节课目标 基本准确歌唱民族五声学唱歌曲《泪蛋蛋》,在音阶中的各音。 准确唱好五声调式各音同时,能较准确唱出其中的特色润腔。(能力提高) 节奏、节拍 掌握八分音符、四分音感受自由节拍下的民歌符、附点八分音符、十六风格的演唱。(能力提高) 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等基本节奏型及节奏组合。准确掌握四二拍,节拍比较稳定。 结构 了解一段体,“起承转合”通过欣赏、学唱作品,学四句式等我国民歌常用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作的曲式结构。 品乐句结构,学习了解上下句式这种我国民歌另一常用的曲式结构。(新授) 音乐表现 能用模仿演唱的方法,表在旋律音准基础上,通过现信天游的风格韵味 运用特色润腔,情感代入,更好地表现信天游的风格韵味(能力提高)
三、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说明 (一)环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