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岳麓版历史必修3孔子与老子同步测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1单元 第1课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

A.《春秋》 C.《论语》

B.《尚书》 D.《道德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著作是《论语》,这是孔子的弟子整理孔子的言论形成的。

答案: C

2.《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 )

A.兵广粮足 C.仁义为重

B.民以食为天 D.诚信第一

解析: 材料叙述的是孔子的治国方略。在孔子看来,治国方式有“足食”“足兵”“民信”,但最重要的是诚信,即“民无信不立”。

答案: D

3.在某学校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与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A.“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B.“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C.“当仁不让于师”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析: A不符合题意,B体现的是“因材施教”思想,D体现的是学习要诚实。学生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 ,体现的是“当仁不让于师”的教育思想。

答案: C

4.刘欢的“孔府家酒,叫你想家”的广告词,耳熟能详,下列与孔子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启发诱导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解析: 孔子是春秋时期人不是战国时期;孔子思想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论语》是孔子后世弟子所著。故只有C正确。

答案: C

5.(2011·济南高二检测)2010·我国西南大旱,牵动全国同胞的心,近日艺人也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冯小刚夫妇、张国立夫妇、陈道明夫妇等联合发起捐款倡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20万人民币。这直接体现了我国先贤的一个思想是( )

A.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B.仁者爱人 D.人之性恶

解析: 本题以社会现实为切入点,体现了关注社会现实的命题趋势,艺术家们的捐款倡议,直接体现了我国先贤的仁者爱人的思想。

答案: B

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张包括( ) ①“仁者爱人” ②“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政在得民” ④贵贱有序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①体现了“仁”的思想,③体现了“为政以德”的思想,④体现了“礼”的思想。②是老子的主张。

答案: D

7.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

A.“礼” 2

B.“仁”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C.“德”

D.“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孔子试图把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社会有“序”的目的,符合其“克己复礼”的主张,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8.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②“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 ③“无为”就是无所作为

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 A.①②③ C.①②

B.①②④ D.③④

解析: “无为而治”不仅是一种哲学境界,还是老子的政治主张,这一思想在汉初曾付诸实践。

答案: C

9.老子和孔子相似的主张是( ) A.反对严酷的刑罚 C.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

B.对旧制度实行一定的改革 D.倒退到原始社会状态

解析: 本题中B、C两项是孔子的主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而孔子也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答案: A

10.(2011·南京市高二教学调研测试卷)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其思想主张的有( )

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②③ C.①③

B.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①③体现了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②强调“以德治民”“仁和礼”,属于儒家思想;④是孟子的民本思想。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材料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材料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四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概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2)材料三、材料四是谁的思想观点?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理清文言文意思,然后从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回答。

答案: (1)材料一体现的是学习要实事求是的思想;材料二体现的是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的思想。其他教育思想:①主张“有教无类”的办学方法;②主张“因材施教”;③主张“温故而知新”;④同时主张学生要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2)老子。材料三反映的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材料四反映的是老子认为柔弱者生命力可能比刚强者还强的道理,是辩证思想的体现。

4

岳麓版历史必修3孔子与老子同步测试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第1单元第1课(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xn1574u2g25ui718xfz9x6b742s6901dv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