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学习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用待定系数法和定义法求曲线方程。
(2)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1、动画演示,生活
-
天体运动轨道是椭圆,有些镜子做成椭圆形状。 2动画演示
思考:什么是椭圆怎样画椭圆 (二)实验探究,形成概念
1、动手实验:学生分组动手画出椭圆。 《
中
的
椭
圆
。
实验探究:
保持绳长不变,改变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什么变化 思考:根据上面探究实践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2、 概括椭圆定义
引导学生概括椭圆定义 M
、
F1 F2 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教师指出: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椭圆的焦距。 思考:焦点为F1,F2的椭圆上任一点M,有什么性质 令椭圆上任一点M,则有MF1?MF2?2a(2a?2c?F1F2) 思考: 【
1、定义中的常数为什么要大于焦距 2、若常数等于焦距,轨迹是线段 3、若常数小于焦距,轨迹不存在
注: 定义是判断椭圆的方法
定义是椭圆的一个性质
(三)研讨探究,推导方程
1、知识回顾:利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 @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建系如下几种情况:
方案一:把F1、F2建在x轴上,以F1F2的中点为原点; 方案二:把F1、F2建在x轴上,以F1为原点; 方案三:把F1、F2建在x轴上,以F2为原点;
(学生观察椭圆的几何特征(对称性),如何建系能使方程更简洁) 经过比较确定方案一. 2.推导标准方程.
选取建系方案,让学生动手,尝试推导.
按方案一:以过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或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F1F2?2c(c?0),点M(x,y)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
则 P??MMF1?MF2?2a?, ∴ 得
?x?c?2?y2??x?c?2?y2?2a,
(想一想:下面怎样化简)
(1)教师为突破难点,进行引导设问:
我们怎么化简带根式的式子对于本式是直接平方好还是整理后再平方好
22222222呢化简,得 (a?c)x?ay?a(a?c).
y(2)b的引入.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2a?2c, ∴a2?c2?0.
F1bMa0cF2x让点M运动到y轴正半轴上(如图2),由学生观察图形直观获得a,c的几何意义,进而自然引进b,此时设
图2b2?a2?c2,于是得b2x2?a2y2?a2b2, 两边同时除以a2b2,得到方程:
x2y2??1?a?b?0?(称为椭圆的标准方程). a2b2》
(3)建立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要建立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又不想重复上述繁琐的化简过程,
如何做
方法:按步骤列出方程,利用两方程结构的异同(结构相同,只是字母x,
y2x2,直接得到方程2?2?1?a?b?0?. y交换了位置)
ab
图1 图3
4.归纳概括,掌握特征.
(1)椭圆标准方程形式:它们都是二元二次方程,左边是两个分式的平方和,右边是1;
.
(2)椭圆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a , b , c的关系:b2?a2?c2(a?b?0); (3)椭圆焦点的位置由标准方程中分母的大小确定.
(四)归纳概括,方程特征
1、 观察椭圆图形及其标准方程,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1)椭圆标准方程对应的椭圆中心在原点,以焦点所在轴为坐标轴; -
(2)椭圆标准方程形式:左边是两个分式的平方和,右边是1; (3)椭圆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a,b,c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