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护理系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护理 【课 时】54学时 【学 分】4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诊断及特异防治原则等。以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它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基础医学课程。
教学目标: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基础医学有关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医学微生物学的性质、分类、地位、内容和范围。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及人体的分布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和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熟悉细菌的大小、形态、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能量代谢。熟悉细菌生长的物理条件。繁殖方式及速度。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掌握常见细菌形
态与结构检查法。了解培养细菌的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转座子及噬菌体的概念和特性,质粒的种类及其作用。掌握细菌遗传变异的机理。熟悉细菌变异的现象及变异的医学意义。
3、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致病物质及其作用现制、宿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抗感染免疫机制。熟悉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结局。
4、熟悉病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等所致疾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5、熟悉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掌握皮肤癣菌和主要致深部感染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熟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了解真菌毒素的医学意义。
6、掌握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复制周期与传播方式、感染类型和致病机理。熟悉病毒的形态、大小、测量方法、分类原则。了解亚病毒的概念、病毒变异规律及变异机理。熟悉引起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毒传播方式、致病特点、感染类型及免疫性。
7、熟悉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及无菌等的概念。
8、掌握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基本技能
1.掌握微生物形态学常用检查方法。
2.掌握微生物学检测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送检。
3.熟悉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法。了解病毒培养技术。 4.了解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感染接种、发病情况观察、解剖及鉴定。 5.熟悉消毒及灭菌的方法。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6.熟悉常用血清学实验技术。掌握其结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