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2019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全部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 二 单 元

本单元围绕“秋天”这一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板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写日记,初步掌握日记的格式及内容特点,同时培养及时记录生活感受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本单元照例安排了“语文园地”,旨在从词语的积累与运用以及汉字书写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认知的巩固与内化。

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径、斜、赠”等11个生字,学会“寒、径、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够进行背诵积累,同时默写《山行》。

3.理解诗歌大意,能够融人诗歌的意境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秋色,体会诗人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第一课时 山行

课时目标:

1.认识“径、斜”2个生字,学会“寒、径、斜、霜”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山行》,并能够默写诗歌。 3.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美丽风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解释课题

师:孩子们,秋天正向我们走来,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生: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不再那样炎热,凉丝丝的很舒服。 生: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很多果实都成熟了。 生:我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的山林色彩缤纷,就像一幅画那样美。

师:老师也很喜欢秋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秋天的大自然走一走、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几幅秋天的风景图片,最后定格在火红的枫叶图片上。 师: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色,尤其是最后一张枫叶图片,孩子们,老师突然想起了一句诗(课件出示“霜叶红于二月花”)。你们知道这 句诗是谁写的吗?

生:知道,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歌的名字叫《山行》。 师:你们想知道《山行》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中吧。

板书诗题,简单释题(在山间行走),引导学生交流对杜牧的了

解,教师简单补充(唐代杰出昀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设计意图】以秋天的风景图片创设话题交流情境,唤醒了学生对秋天美景的感知,初步激发了他们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为学习古诗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诗歌,疏通词句

1.教师范读诗歌,边读边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课件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诗歌朗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结合朗读情况,再次指导读准节奏,同时强调生字“径”读后鼻音。

4.再读诗歌,借助诗歌旁边的注释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记号,请同学、老师帮助理解,也可以结合对诗句意思的感知尝试自主理解。

5.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教师适时引导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字词,教师再进行补充,其中注意“远上”(伸向远方)、“石径斜”(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于”(比)。

6.指导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与韵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重在指导学生在初读诗歌的过程中,扫清字词认读障碍,将诗歌读通读顺,并能够解决字词的意思,为理解

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三、精读诗歌,体会意境

1.质疑交流: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呢?(深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依据(课件聚焦诗句中“寒”“霜叶”两个词语)。

2.自主探究: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在山间小路上行走,远远地他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边读边画出诗中的景物。

(1)学生读书、交流,教师归纳板书(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同时课件出示相关景物,引导学生结合画面试着串讲诗句的意思。教师适时补充(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2)想象体验:诗人面对这样凄清寒冷的秋色图,心里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寒”体会诗人心中的悲秋之情。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注意读出诗歌稍微低沉的语调。

3.过渡引入:咦,诗人杜牧为什么走着走着停了下来呢?(因为他看到了一大片火红的枫叶)板书:枫林、霜叶,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是诗人看到的近景,课件适时出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夕阳照耀下的枫林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红得似火、跟二月的花儿一样红艳……)。教师适时引导 学生理解“红于二月花”(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同时出示枫叶图,引导学生再次感受枫叶的色彩美。

(2)引导学生理解“坐”(因为),同时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太美了,太漂亮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枫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同时试着串讲后两句的诗意。教师补充(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并引导学生明确后两句诗已经成了赞美秋色的经典名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体会诗人对秋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学生练习朗读诗歌,教师播放《秋日私语》,引导学生随着舒缓的音乐放慢自己的语速,同时注意读出诗句情感由低沉到高昂的微妙变化。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试着进行背诵。学生随着音乐齐背诗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引导学生跟随他一起边走边赏秋色,让学生巧妙地融人到了诗歌意境中,既受到了审美熏陶,同时也准确感知了诗人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

1.是啊,秋天的山野,也许草木不再葱绿茂盛,但是,那火红的霜叶,不正是秋天唱响的一首激越美好的赞歌吗?

2.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寒、径、斜、霜”,指名朗读、组词,教师再次强调“径”的正确朗读。

3xj0x5ty8y0088t3x4ji0cqsi0v0jd00p9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