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例(11)的“战”和“勇气”,例(12)的“百乘”和“显使”,很难构成逻辑上的判断,因为它们既不是同事物,又非同一类别,但它们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能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例(11)意为“打仗是要靠勇气的”,例(12)意为“(拥有)一百辆兵车那是很显贵的使者了”。

三种活用中,从出现的频率来看,第二种最多,第三次最少,第一种介于中间。从理解的难度看,第一种最容易,第二种尤其是只有语气词“也”者最难,第三种也较难。

二、也

“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一个语气词,它可以放在句末,也可以放在句中。 (一)用于句末

1、用于判断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这是“也”的基本用法。上面讲到判断句时,第一大类型后两种情况不用“也”,第二大类型主谓之间有“维”和“为”时一般也不用“也”,但这在判断句中出现得并不多,其余都用“也”字,就连最初含判断词“是”即“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的前期,句末仍往往还用“也”字,因此可以说,“也”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标志。例不赘。

2、用在叙述句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不毁乡校》 (3)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叙述句中的“也”,仍然表示肯定语气,而不是表示陈述语气。如例(3)如果去掉“也”,则变成纯粹的陈述句,加上“也”,就增加了肯定的语气。

3、用在祈使句中

(4)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5)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邺》

祈使句中的“也”本身并不表示祈使语气,而是对这种祈使加以肯定,因为不用“也”,仍然是祈使句,上述例句中的祈使语气是由否定副词“无”和句中语气词表示的,试看下面的祈使句,它们都没有用“也”。 (7)(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桓公伐楚》 (8)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左传隐三年》 (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与例(4)(5)(6)一样,此三例的祈使语气是由句中语气词“其”表示的,例(8)“其”、“无”并用。

3、用于疑问句中

(10)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

(1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晋鞌之战》 (12)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冯谖客孟尝君》 疑问句中的“也”并不表示疑问语气,上述例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词(代词或副词)来表示的,去掉

“也”后,疑问语气未变,加上“也”,是对疑问的肯定。下面同样是含疑问代词“何”、“谁”或疑问副词“若之何”的句子,都没有用“也”一样表示疑问。

(13)孟尝君曰:“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14)桀溺曰:“子为谁?”《论语·微子》

(15)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4、用在复句中

(16)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蹇叔哭师》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17)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19)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祁奚荐贤》

前二例为假设复句,后二例为因果复句,例(18)由因及果,例(19)由果及因,“也”都用于后一分句末尾,表示对结果或原因的肯定和确认。

总之,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判断肯定语气。 (二)用于句中

“也”用在句子中表示停顿跌宕语气。 1、用于单句的主语后,可译为“啊”等。 (20)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2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2)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郑伯克段于鄢》。

应该指出来是,用于主语后的“也”是连上读,而不是得下读的。(20)(22)本来都可不用“也”,用了之后使语气得到舒缓。

2、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可译为“啊”。 (23)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24)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行。《许行》 (25)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

用在时间词后面的“也”如果去掉,就没有了舒缓语气,前后结合得很紧。语气词“者”可用于时间词后表提顿,二者作用相似,试看下面例子: (26)古者冠绵缝,今也横缝。《礼记·檀弓》 (27)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3、用于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时间状语。如: (2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9)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运·大同》 (30)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上三例中,前二例的第一分句为时间状语,可译为“??的时候啊”,如例(28)“君子之过也”译为“君子犯错误的时间啊”。

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叙述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要多一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下面逐一分析。

(一)双宾句

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如: (1)他送给我一本书。 (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例(1)的“我”和“一本书”,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如上二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

(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画蛇添足》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新序善谋》 (9)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同上) 七例中前四例为泛动词“为”,后三例为其他一般及物动词,这些非授予性非问询性动词所带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是把间接宾语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并调至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如“为之足”要译为“给它添上脚”,“为之下”译为“给他当下属”,“卜之鬼”译为“向鬼占卜过这件事”(“卜之鬼”的“之”为直接宾语)。又如教材中的“夺之门”译为“向他们关门”,“立之君”译为“给他们立了国君”。

这种一般及物动词带的双宾语,有些“之”似乎可以理解为“其”,如“闭之门”、“夺之食”似乎与“闭其门”、“夺其食”相同,有些“为”字似乎可以解释为介词“为”(wei),有些书也这样理解,但我们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对的。因为尽管古书中也有“之”用于动词后面义同“其”者,如“闻之死”(礼记·檀弓)、“度之欲有言”(汉书·曹参传),但这种句式中的“之”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组成主谓词给作前面动词的宾语,与双宾语的“之”后面跟着名词判然有别。古汉语中也有“为(wei)+代词或名词+动词”的句子,如“士为知已者死”,但这种句式后面是一个动词,与双宾语句的“之”后为名词是不同的。

英语中也有非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带双宾语的,如“He bought me a book”,译成汉语时也要把间接宾语me加介词后调到谓语前作状语,译为“他给我买了一本书”(而不是“他买我一本书”),正好与古汉语一般及物动词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走的是同一条路。

(二)表强调的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的宾语是放在谓语后,古代汉语大多数也如此,但还有三种情况是宾语要放在谓语前——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中宾语时,二是否定句中某些代词宾语时,三是强调宾语时。前两种后面将要讲到,这里只讲第三种情况。

在古代汉语中,不管是词作宾语还是词组作宾语,为了强调都可以提到动词谓语前,然后用指示代词“之”或“是”(有时用“实”)来复指,动宾结构由“动词+名词性宾语”变为“名词性宾语+指示代词“之”(或“是”)+动词”这样的语序。如“继先君之好”强调宾语“先君之好”,要说成“先君之好是继”,“其谓祁类矣”为强调宾语“祁奚”,要说成“其祁奚之谓矣”。教材中的已经举了几个例子,再如:

(1)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阳货》

(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谏假道》 若不强调,例(1)“尔是过”应说成“过尔”,例(2)“斯人之徒与”应说成“与斯人之徒”,例(3)“何常师之有”应说成“有何常师”,例(4)“虞虢之谓”应说成“谓虞虢”,例(1)的“是”,例(2)(3)(4)的“之”,都是指示代词复指它前面的名词性宾语。

这种强调宾语面前置的情况,有时还在前置宾语前面加副词“惟”“(唯)”,教材中已举了几例,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5)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6)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7)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8)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含“唯”的宾语前置句,强调的意味更浓,形式上也更容易分辨,其中很有几个已经凝固成了成语,如“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等。

相比之下,当指示代词作写宾语时,有时候只把宾语提前而不再用“是”、“之”复指,因此在分辨时就显得比较困难。如:

(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10)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如果不强调的话,例(9)应为“寡人问是”,例(10)应为“刈是濩是”。由于“是”可单独作前置宾语,又可以复指前置宾语,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容易混淆。如:

(11)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 此例中的“戎狄”、“荆舒”均为前置宾语,而例(9)处于相同位置上的“寡人”却是主语,“是”才是前置宾语,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应指出的是,这种结构中的“之”、“是”,中学教材当作助词,没有词汇意义,其语法作用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而言的,它们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对叙述句分类得出的两种句式。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称施事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接受者(或称受事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主动句的受事者为宾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被动句的施事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下面先以现代汉语为例来说明。

(1)他吃了。

主动句(2)他吃饭了。

(3)饭吃了。——无形式标志

被动句(4)饭被他吃了。有形式标志引进主动者 (5)饭被吃了。有形式标志 没有引进主动者

前二例为主动句,其中例(1)受事者没有出现,例(2)受事者出现了。后三例为被动句,其中例(3)施事者没有出事,例(4)施事者出现了。例(3)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例(4)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形式标志为介词“被”。现代汉语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是“被”字句。

古汉语中意念上的被动句出现的历史比较早,也比现代汉语更为常见。古代汉语意念上的被动句译成现代汉语时有的可不加“被”,有的必须加“被”,如:

(5)如此,则将军之仇报。《荆轲刺秦王》 (6)故不能推车而及。《齐晋鞌之战》 (7)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译成现代汉语时前一例不加“被”,后二例必须加“被”,例(6)要译为“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赶上”,例(7)要译成“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这一节我们主要是讲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如:

(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麦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作册,麦被辟候赏赐了金(铜)。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於”的出现,使被动句在表意上明显凸现,因而可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动句,全文中出现了有“於”作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当无形式标志时,主动句与被动句是同形的,容易发生混淆。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2)鹿禽(擒)。 (3)麦易(赐)赤金。《麦方鼎》

例(2)不会产生歧义,译为现代汉语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费踌躇了,因为主语为人,既可能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动词的受事者,根据文意,应是后者,译成现代汉语是“麦被赐予赤金”。不难看出,“於”字对识别主动句被动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主语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时,“於”的有与否就成了主动被动的标志。如:

(4)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 (6)物物而不拘於物。《荀子·天论》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许行》 (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动的意义是由及物动词来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动,“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现之后,后代在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还有个别地方仍然主动被动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如:

(9)西域诸国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汉书·西城传》师古注——“服属于匈奴,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同上)师古注——“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也。”

二例都有“某役属某”,但前例为被动句,后例为主动句,颜师古担心读者理解错,故加以注解。

还应该指出来的是,介词“於”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有时不容易确定。 (11)屈原放逐於楚国。《盐铁论·相刺》

(12)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例(11)的“放逐於楚国”可以理解为“被楚国放逐”也,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例(12)的“膑脚於宋”可以理解为“被宋人挖去膝盖”,也可以理解为“在宋国被挖脚膝盖骨”。正因为“於”虽然使主动被动有识别的标志,但也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纠缠不清,所以,当有更好的被动句式产生之后,它就让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为”字句

“为”字表示被动时是介词,读作wei(其它介词读wei)。“为”字句最典型的结构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1)卒为天下笑。《鲁仲连义不帝秦》 (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3)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5)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6)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上述六例中,前二例主语没有出现,中二例主语为人,后二例主语为非生物,可以看出,在主语出现时,主语如果是非生物,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句子被动的性质没有改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例(11)的“战”和“勇气”,例(12)的“百乘”和“显使”,很难构成逻辑上的判断,因为它们既不是同事物,又非同一类别,但它们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能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例(11)意为“打仗是要靠勇气的”,例(12)意为“(拥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xiqu7phhy1xkfw974l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