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 第九章
思考题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和发展历史 答:
教学设计的特征:(1)以系统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探索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案,以实现效果好、效率高和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个性发展。教学活动作为系统活动,需要考虑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状态间的关系而进行系统设计。(2)以关于学和教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由于这种科学理论是对教学现实的假设性说明,因此教学设计的产物是一种规划、一种教学系统实施的方案或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学系统。(3)重视学习背景和学习者的分析。教学设计是一种产生于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者获得特定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过程,而学习者学习总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通过学习背景的分析,能为后续教学设计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进行学习者分析,能使设计的方案更符合学习者的需要。(4)教学设计应既遵循科学性又体现艺术性。科学性保证了教学设计的合理、有效,艺术性反映了教学设计的创造性。因此,教学活动是一种具有决策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它是背景范畴、经验范畴和组织化的知识范畴等三方面综合作用的产物。总之,教学设计的过程既是合理有序的,又是富有弹性的。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1)构想阶段: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1910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就设想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美国心理学家、测量学家桑代克在1912年就已设想过相当于现在的程序学习的控制学习过程的方法。(2)理论形成阶段:教学设计是在各种新兴的教学媒体和理论包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3)学科建立阶段:教学设计理论的真正建立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耸立于教育科学之林。自70年代以来,教学设计的研究已形成一个专门的领域,成果日益丰富。(4)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布兰生等人发展的“联合军种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是教学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间,教学设计应用于工商业、军队等,对学校影响很少。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关注认知心理学、微机和绩效技术队教学设计的影响。由于建构主义和交互媒体的发展,使教学设计更趋整体化、更具弹性。为了强调变化,人们把前者称为系统化教学设计,后者称为整体化教学设计。就本质而言,整体化教学设计是系统化教学设计的扩充、延伸,因此也沿袭了系统化教学设计在分析、设计、发展和评价等阶段的特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教学传入我国,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开展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什么是教学设计。 答: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构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3.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2
答:教学设计过程的核心要素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