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座谈会上,任正非还表示希望持股较多、将要脱离一线的老员工主动把所持的股票数量降下来,以便给新进的“奋斗者”更多机会。他透露说,2011年已经有许多老员工这样做了,包括董事长孙亚芳,他本人也计划在2012年减持部分股票。
受访的大多数华为员工在分红后,即将红利投入购买新的股票,“因为股票收益增长的幅度要比工资增长的幅度高得多”。
在华为公司的心声论坛上,有华为员工测算,在2000年投资的华为股票,十年之后,所持股票价值增长超过15倍。在房地产、股市投资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华为内部股票是华为员工最可靠、稳定的投资渠道。“我身边没有人不买。”一位华为员工说。
虚拟股制度实行之后,华为公司的这套分红激励体系一路发展顺利——通过虚拟股增发的形式,华为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华为控股相关材料显示,自2004年开始至2011年,华为控股工会和任正非两家股东新增持股63.74亿股,总计增资275.447亿元。其中,2011年一年,华为控股创纪录地向两家股东增发17.35亿股,任正非和控股工会总计出资达到了94.037亿元。
华为公司每年度发行股票数额,均由两个实体股东按当年每股净资产购买,然后,控股工会再发行等比例虚拟股出售给“奋斗者”们。2004年至今,华为员工以购买虚拟股的形式通过华为工会增资超过260亿元。
反观华为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中兴通讯,其在A股上市以来累计募集资金不过24亿元。2004年在香港上市,融资不过21亿港元,融资力度高下立判。
资深律师认为,华为虚拟股融资的制度要比上市公司期权股权激励更具效果。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只能发行新股,或者既有股东出让老股,资源有限,而且要经过股东大会批准,操作起来成本很高。虚拟股则可以无限增加,股票来源不是问题。另外,内部发行,几乎没有监管成本。
唯一的问题是,员工持续投资于华为公司虚拟股的财力究竟有多强?
“个人助业贷款”
对许多正当青壮年的华为公司员工而言,每年的华为股票购买指标都是一个甜蜜的负担。
据华为公司员工透露,员工最高职级是23级。一般而言,工作三年的14级以上员工每年大约可分得数万股,以最近三年5.42元的购股价格计算,需要几十万元的购股资金。而18级的那些较为资深的员工们,最多可以获得40万股左右的配股。
仅仅依靠薪资,华为公司员工显然难以维系如此大规模和不断增长的配股体系。
据悉,自2001年始实施虚拟股制度起,华为公司员工就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的深圳分行获得贷款,用于购买虚拟股。
华为员工持股制度的设立,遵循的是深圳市政府关于“内部员工持股”的系列规定。1994年,深圳市政府颁布《深圳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规定》,其中明确提到,可以由公司非员工股东提供担保向银行或者资产经营公司贷款。华为公司是民营企业,但其员工持股制度方案经过了深圳市体改办的批准。2001年,深圳市颁布新《深圳市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规定》,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民营企业。
但是,华为公司员工的贷款的依据并非上文所提到的情况,因为贷款的名义是“个人助业”。
一份华为员工与深圳工商银行南头支行签署的“个人助业贷款”合同显示:贷款用途为“个人事业发展”,贷款期限三年,贷款利率为月利率0.4575%,担保方式为个人薪酬收益权及账户质押。
南头支行发放的“个人助业贷款”与工商银行关于“个人助业”贷款的界定明显有违。在工商银行网站上,详细清晰地说明了个人助业贷款的要件——用于客户本人或其经营实体合法经营活动所需小额、短期资金周转的人民币贷款。个人助业贷款的单户贷款金额最高5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以内,最长不超过一年。
对于个人助业贷款的发放对象,工商银行还明确要求,贷款人必须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和固定的经营场所,能提供相关营业执照等经营证和经营资质证明。但多位华为员工称,他们所得到的个人助业贷款并不需要提供以上证明。
这些员工获得的贷款与工商银行对个人助业贷款的界定,无论用途、金额、期限和对象,均不吻合。
除工商银行之外,此外几家商业银行对个人助业贷款的界定不尽相同,贷款金额、时限和担保差别巨大,但均明确要求是用于贷款者生产经营所需。
一家商业银行人士表示,按照有关规定,不管以何种名目发放的贷款,都不能用来做配股资金。此行为违反了银监会发布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2010年2月,银监会发布《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人贷款只能用于生产经营和个人消费,银行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的投资。两个“暂行办法”与此前银监会颁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一系列贷款政策出台的背景是,监管部门希望能够通过制度建设来避免银行业的系统风险,其中,特别强调要防范贷款资金被挪用。
此外,华为公司以个人助业贷款“助力”公司配股,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通则》中的第三条“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以及和第四条“不得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 ”规定也不符。
“如果用信贷资金去做股权投资,即使抵质押再完整也是绝对违反规定的。”上述商业银行人士指出,商业银行不可能在贷款合同中写“配股资金”之类的用途,所以只可能变相处理,变形为“个人投资经营贷款”或者“个人助业贷款”。
该商业银行人士分析,由于个人助业贷款,唯一的担保就是质押的员工的工资收入,这对银行来说风险较高,一旦公司运营出现问题,员工的工资收入也同时恶化,风险远大于有房子或汽车等实体抵押物的其他类型的个人贷款。
不过,记者采访的数十名华为员工均称,他们从未听说过有员工和贷款银行发生过违约行为。
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士认为,华为员工的贷款中,可能有华为公司或者是其控股股东的参与,即华为公司方面可能有相应的贷款担保。但在华为员工与银行的贷款合同当中,没有显示相关内容。
华为公司员工贷款合同中,第十条明确规定了抵销权:如果员工未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贷款人有权从借款人在该银行处开立的任何其他账户,包括定期存款账户中扣收相关款项。
过去十年,华为员工究竟从四家商业银行获得了多少贷款用于内部配股?除了四家当事银行之外,恐无人能说清楚。华为控股公司工商材料披露了华为工会历年的增资扩股情况,自2004年开始到2011年,华为工会每年都会增资扩股,这些股票与华为工会的虚拟股股份平行对应。经统计发现,七年之中,华为工会累计出资高达263亿元。
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消息显示,该类贷款的规模超过100亿元。但这一数字未能得到监管部门的证实。
断流之后
对于以贷款购买公司的股票,华为内部并无太多忌讳。
2011年,在上海与华为员工沟通的时候,华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为了说明自己无意、无力从董事长孙亚芳手中回购股票,以回应自己逼退孙亚芳的传闻,特意强调,自己购买公司股票的贷款还没有还完。
这个消息显示,任正非自己也在使用贷款购买公司的股票。在那场关于华为接班人问题的讨论中,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者,而少有人注意到:在国内金融市场中,信贷资金用于公司配股仍被视为禁区。
一位华为内部员工透露,部分高级管理者每年购买华为虚拟股的贷款可能有上亿元之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个“暂行办法”出台后,2011年,四家商业银行仍在向华为员工提供“个人助业贷款”,直到一年之后,有关部门明令四家银行停止对华为员工发放个人助业贷款,同时要求在2012年7月收回之前所发放的贷款。
为什么施行了十多年的银行贷款会突然被认定违规?
早在去年就有消息称,四家银行叫停华为员工虚拟股贷款的起因是此前国家审计署的一份报告:商业银行对华为员工的“个人助业贷款”用于内部配股,该行为系属违规行为,风险巨大。而银监会在调查后,明令四家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华为虚拟股贷款。
一位深圳银监局人士证实,的确曾接到有关叫停华为虚拟股贷款的命令。
对于华为个人助业贷款一事,相关银行负责人也闭口不谈。2012年5月,在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南头支行的办公室里,负责华为员工股票贷款事宜的负责人承认相关贷款被叫停之事,但是拒绝谈及更多细节。
在华为公司内部,关于银行暂停员工个人股票贷款的事宜最早在2011年初即有通告。2011年7月21日,华为控股工会财务处发布《关于2011年虚拟受限股交款具体操作的通知》,首次明确,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调整,2011年各商业银行停止操作个人助业贷款,员工认购资金需全部自筹。
三个月后,2011年10月,华为董事会秘书处又发出《关于员工提前偿还银行助业贷款及2012年配股交款相关事宜的通知》,强调“由于一些原因”银行暂停了对华为员工购买虚拟受限股贷款的支持。
一位华为基层员工称,从去年7月开始,华为控股工会开始不断催促员工还款。“工会财务处和董秘处连续向员工发通知,去年7月通知上还是‘银行对员工购股贷款有严格要求,请提前做好个人资金安排,尽量使用自有资金缴款’。到了今年3月31日,公司就已经明确通知,‘银行停止个人助业贷款,员工认购资金需全部自筹’。”
在华为控股工会所下发的《关于2011年虚拟受限股收益分配操作及有关还款等资金安排的通知》中,华为对员工偿还银行贷款和内部借款给出了最后期限:银行贷款需在2012年7月前全部还清,在2011年申请的内部借款也必须在4月30日前偿还。
资深财务人士认为,银行叫停虚拟股贷款后,只要员工不会同时选择回购股票,就不会对华为公司自身现金状况带来太大影响。华为公司2011年年报披露,华为公司手上现金相当充裕,该公司拥有现金及短期投资为623.42亿元。
另外,对于虚拟股的回购程序,华为公司曾经规定过回购的比例,每年不能超过总数的25%,在公司困难阶段,不能回购股票。
在各种论坛上,华为员工们不乏对是否继续参与此次配股的犹豫。目前还没有华为公司员工表示不会再购买华为公司的股票。
贷款的收回已然开始。2012年4月,华为2011年虚拟受限股分红开始,不少华为员工查询账户时发现,由于公司提前将银行贷款和内部借款扣除,账户金额已经变为零,还有相当多一部分员工在扣除分红外,有债务未能还清。
多位华为员工表示,自己工作后的积蓄大多都已经投资在公司虚拟股上,连房子、车子都无法购买,要买新的股票只能去跟亲戚朋友求助。过去半年之中,许多华为员工的朋友们都接到了筹借现金购买公司股票的电话。在华为人聚集的天涯论坛上,各种贷款公司留下了提供贷款的广告。
2011年,在虚拟股贷款刚刚被叫停之时,华为公司曾经提出可以协调公司内部借款。彼时,华为控股工会通知规定,职级18级及以上的较高级员工的认购资金全部自筹解决。职级17级及以下较低级员工,个人筹集资金有困难的可提交申请,由工会协调内部员工之间相互借款。
内部借款比例不高于个人认购款总金额的60%,借款的年利率为7.315%,借款期限为2011年9月20日至2012年分红发放之日,按照实际使用借款的具体天数计息。
在2012年3月31日的通知当中,没有再提“内部借款”事宜,华为员工们猜测,这一路径也被堵死了。
之后,华为公司提出,在4月底之前,华为持股员工如果不能还清银行贷款或内部协调借款,华为控股工会将会回购员工手中所持的华为股票。
自愿申请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部分虚拟受限股的期限为4月15日到5月15日。在此期间,华为员工可提出书面申请交所在部门干部部薪酬管理员,经干部部汇总后交工会财务处统一处理,回购价格为每股5.42元,即当年的每股净资产价格。
在华为公司内部的论坛上,甚至有华为员工发帖,希望以私人协议的方式兜售华为虚拟股。但他们其实无法完成虚拟股的交易,因为这些股票只能被出售给华为控股工会。所谓的出售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借贷而已。
“我们可以商定一个合适的利息,我保证给借钱的人一个最低的收益。”这位员工说,“说到底,我们是签一个借款合同,五五开分享税后分红。”
如果华为公司的分红低于承诺的借钱利息怎么办?“那我也会保证对方的收益,损失我来承担。”该员工说,“但我相信公司的分红应该绝对会不错的,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