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前后海参吐肠该如何预防
近两年春季海参吐肠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在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区均有发生,更有一年比一年严重之势,甚至在福建霞浦地区网笼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罕见的四波吐肠,吐肠后的海参出现拧劲甚至死亡,即便可以长出次生肠,也是比较细,严重影响了海参的生长。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原因如下:
1.底质差:
春季化冰后水温相对较低,池塘底泥呈现黄色,部分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采取不改底或者不彻底改底的管理方式。随着温度升高海参大量下滩,摄食量增加,圈底表面的一层黄泥很快被海参摄食,随着进一步的摄食,海参开始继续往下吃,这层底泥往往有害菌含量较高,发酵产生的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超标,极易导致海参吐肠化皮。
建议化冰后使用“爽底安”或“臭氧水安”2亩/袋杀菌消毒,彻底处理底质,提高池底氧化还原电位。
2.黄管菜:
黄管菜属于低温草,随着温度升高至18度以上时容易大量死亡,导致圈底发黑发臭,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等物质,海参摄食后引发吐肠化皮。
建议在5月份之前使用“青苔净”1亩/袋处理水草,然后使用“底速安”2亩/袋配合“底改”或“利生素”2亩/袋进一步分解死草,使其转化为海参的无毒饵料。
3.纤毛虫:
春季纤毛虫容易泛滥,尤其是圈底“脏乱差”环境,更易滋生纤毛虫,在这种池塘中一些体质较差的海参容易感染纤毛虫,在肠道和呼吸树中数量更多,受到纤毛虫的长期刺激容易引发吐肠。
建议平时多改底,优化池底环境,使用“低聚糖863”增强海参体质和免疫功能,调整状态,抗应激,提高海参的抗逆性。
4.红水母:
5月前后外海水中红水母较多,而且具有毒性,在进入参圈之后海参在毒素的刺激之下容易
吐肠。
建议进水过程中使用鱼籽网,同时使用“茶皂素”杀灭进入池塘中的水母,然后全池泼洒“绿水解毒安”3亩/瓶或“氨基酸解霸”6-8亩/桶配合“底生氧”2亩/袋增氧解毒,改良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