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丁烜红 【摘要】儒家的人本主义强调了人自身的重要性,可以
给我国社会道德内涵建设提供裨益。儒家的政治伦理追求仁 君,以民为贵,这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领导干部道
德素养是相通的。儒家见利思义的人和理念对于我国建设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源泉。 理与社会道德内涵建设
儒家人本伦
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在于“人性的回归”。儒家思想 始于孔孟,孔孟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礼崩乐坏,战争不 断,但同时也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儒家作为 重要的思想和哲学流派,贡献了人本伦理和思想。儒家伦理 充分肯定人格的尊严,人内在的独特价值。儒家之学源于《易 经》,《易经》就有所谓“三才”的概念,即天、地、人,人虽 然生活在天地之间,但是人可与天、地比肩而立,人的重要
性不亚于天地。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 他说,“天地之行人为 贵”,强调人的重要性,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有价值的。孔子 进而发明了“仁”的理念,表明仁爱之善是人最可贵的价值和 品格。孟子提出“人之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 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章句上》)①,孟 子指出“仁、义、礼、智”四个道德品质是人性所固有,人应 该将其发挥出来。宋朝大儒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论,更将孟 子之说升级一步,指出“良知”才是为人之本。
人的本性或者人的价值,在儒家这里就是人的道德意识, 也即儒家的道德内涵。正是因为人有了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意 识,而后有了其外在的伦理道德行为,“反求诸己”,人才之 所以为人,人才与动物界区分开来,人才能回归自身,而不 是追逐外物,丧失了作为人自身的本性、价值和尊严。
儒家的人本主义在肯定人之价值的前提之下,认为人应
该追求精神境界,崇尚理想人格。《左传》中有“三不朽”之说, 分别是“立德”、“立言”、“立功”,而且强调三者中
位的,《论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②。儒家肯定人自身德行的重要性和价值,
并认为作为道
德主体的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成为一个道德高 尚的人为追求目标。
但是,儒家人本主义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
儒家虽然重视人自身的独特价值,同时也极其强调人的集体 意识和整体精神。一个完整的人在儒家的眼里,是既能对内 完成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目标,也能对外
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礼记》中提出“十义”,
分别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
”、“夫义”、“妇贞”、“长
惠”、“幼顺”、“君仁”、“臣忠”,规范了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下, 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而孟子也提出“五伦”,分别是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
信”。这表明儒家并不过分突出个体性, 而形成个人主义和集 体主义之间的紧张冲突。应该说,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人之 内外不是冲突的两面,而是“一以贯之”的,只是有先后顺序 之分一唯有完成自身内在的建设,也才能完成好外在集体的 任务。也即所谓“大学之道”,对内在“明明德”对外在“亲民”, 实则一致,在于“止于至善”,只不过有先后顺序,“明明德” 必须在“亲民”之前。内心有了高尚的品格和道德素养,将之 施发于外,就是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行为。
儒家人本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内涵建设有很强的启发 性。在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由于精神文明没有跟 上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上拜金主义、追名逐利的风气盛行。
物质的大繁荣带来的负效应是物欲横流冲垮了人的道德意 识和内在价值,诚如马克思所说,人出现了“异化”。正是这 种异化,导致了现今中国社会的种种道德滑坡现象,人们沉
浸在物质享受的狂欢中,沉浸在权力色欲的迷恋中
自我保全,世态炎凉的认知 中。正是在这样一种人的“异化
状态中,人一味用外在的事物来证明自身,人的形象开始被 模糊,人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正在逐步丧失。从儒家人本伦理 的角度出发,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或者社会道德行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