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整理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的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社会主义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必然性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③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产主义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无产阶级。

2.社会主义要否定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经济制度,借鉴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些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方面。

1.简述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综合应用)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2)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触及资产阶级的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3)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资本主义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社会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全面战胜资本主义,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较量和斗争,并有可能出现倒退和反复。这一切都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2.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空想社会主义者:① 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② 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③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④ 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4.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问世。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①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②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③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④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简单应用)

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革命即使不是在全世界同时进行,也要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即同时胜利论。

4.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

2.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开始了和平建设时期,这时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

3.1924年初列宁逝世,他的主要贡献是:① 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②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③ 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④ 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26

4.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5. 斯大林领导建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②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 ③是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波兰捷克斯拉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 中国则是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2.朝鲜、越南、蒙古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古巴独立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数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和教训。(综合应用)

(1)历史贡献:第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一,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第三,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四,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1.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2.无产阶级专政历史进程中国家政权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任务,包括:① 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②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③ 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

④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⑤ 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支持和维护世界和平。 3.简述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简单应用)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的国家。它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深入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保护人民、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1.简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综合应用)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从政体上说,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P321-322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① 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② 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③ 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④ 商品经济消灭;⑤ 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⑥ 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2)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① 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

27

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② 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③ 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④ 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2.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1.简述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P323-324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特征可归纳为: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简述如何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简单应用)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三,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① 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② 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③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

①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② 要从本国国情出发。③ 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的曲折前进

1.简述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综合应用)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第一,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简单应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① 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1.马克思注意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应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第二,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这些任务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承担和胜任。第三,组织领导方面。有党的坚强统一的领导和具体严密的组织,才能成功地进行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起由劳动人民掌权的新型国家。

(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28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二,政治领导方面。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三,组织领导方面。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2.坚持和改善马义政党的领导 (简单应用)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1.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2.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中,将直接依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和管理。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说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恩格斯指出: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① 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② 人们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③ 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工农分工、城乡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2.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简单应用)

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①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②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③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④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1.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观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2.简述共产主义实现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综合应用)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无产阶级所要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实现了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旧式分工的消失,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意味着全人类获得真正的彻底解放。

29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和重大差别。P351-352

答: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专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1)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2)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3)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4)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5)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又存在着重大差别:(1)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

(2)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3)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5)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6)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7)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 3.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简单应用)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这个过渡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革新、调整、完善和发展,逐步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改革,使共产主义因素日益孕育、壮大和成熟,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出必要条件,从而在将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4.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受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

2.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3.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它是人们的最根本的,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

4.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 5.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 6.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紧密联系和有机统一表明,我们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既不能只埋头苦干而忘却远大理想,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又不能空谈远大理想而脱离现实,失去立足的根基。

30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整理版) 

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的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社会主义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必然性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xci66vu9q5nrap1rg1l036aw5tvxo00xp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