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起重学习培训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C2.7.3 导电滑线有指示灯(红色);C2.7.4 滑线非工作面已涂红油漆;C2.7.5 电缆从拖引架上无脱落。2.8 电气及电气装置:C2.8.1 控制灵活;C2.8.2 接线整齐;C2.8.3 有紧急断电开关保护装置:C2.8.4 有过流保护;C2.8.5 有零位保护;C2.8.6 控制器档位明确;

C2.8.7 控制手柄转动阻力大。C2.9 接零接地:C2.9.1 接零可靠;C2.9.2 接地可靠;

C2.9.3 接地电阻不超差。C2.10 绝缘:C2.10.1 绝缘电阻合格;C2.10.2 司机室有绝缘地板。C2.11 照明与信号:C2.11.1 36V变压器低压侧已接地;C2.11.2 220V电源(电铃、照明、风扇)有隔离变压器;C2.11.3 控制柜有电源指示灯;C2.11.4 有电铃; C2.11.5 司机室有照明。C2.12 手动按钮盒:C2.12.1 有总开关;C2.12.2 总开关应控制总接触器;

C2.12.3 金属外壳应接地;C2.12.4 进线处电缆皮完整;C2.12.5 按键方向标记与实际运动方向相符。C2.13 金属结构:C2.13.1 无锈蚀;C2.13.2 主梁腹板波浪无变形超差;

C2.13.3 主梁下挠合格;C2.13.4 主梁水平无旁弯超差。C2.14 机械传动:C2.14.1 联轴器螺栓紧固;C2.14.2 大车运行应同步,无啃轨现象;C2.14.3 减速箱不漏油。C2.15 安全防护装置:C2.15.1 有超载限制器;C2.15.2 起升限位器正常;C2.15.3 两车之间有限位器;C2.15.4 舱口有联锁开关;??C2.15.5 进入司机室的门有联锁开关;C2.15.6 有缓冲器;

C2.15.7 有扫轨板;C2.15.8 有轨道端部止挡;C2.15.9 有导电滑线保护板;C2.15.10 司机室在滑线侧时有防护挡板。C2.16.管理:C2.16.1 有规章制度;C2.16.2 有技术文件;C2.16.3 有操作证;C2.16.4 有操作规程;C2.17 合格试验:C2.17.1 载荷起升高度;C2.17.2 限位器动作可靠(上限位大于300毫米);???C2.17.3 电动机电流在额定围。C2.18 载荷起升能力:C2.18.1 空载试验合格;C2.18.2 静载试验合格;C2.18.3 动载试验合格;C2.18.4 联合动作试验合格。C3流动式起重机C3.1 金属结构:C3.1.1 焊缝无裂纹、无开焊等缺陷。???C3.1.2 螺栓联接无松动、无严重损伤。C3.1.3 受力构件无严重损伤、变形等缺陷。C3.1.4 盖板、腹板的平面度1m长度小于1.5mm。侧间隙≤2.5mmC3.2 操纵室:

C3.2.1 操纵室应有门锁和灭火器。C3.2.2 操纵室的前窗应配置刮水器、遮阳板。C3.2.3 操纵室应设电铃或警报器。C3.3 吊钩:C3.3.3 防脱钩装置可靠有效。C3.3.3 转动灵活,不应有裂纹。C3.3.4 断面磨损≤原尺寸的10%。C3.3.5 开口度≤原尺寸的15%。

C3.4 钢丝绳:C3.4.1 整齐排列、润滑良好。C3.4.2 固定压套无裂纹。

C3.4.3 锈蚀和磨损使直径减少量<7%。C3.4.4 出现严重变形、断股等应报废。

C3.4.5 断丝数达到GB6067表7和表8规定的界限时应报废。C3.4.6 绳卡数应不少于GB6067表6的规定。C3.5 卷筒:C3.5.1 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数>5。C3.5.3 最外层钢丝绳与轮缘高差≥2D绳。C3.5.4 钢丝绳端固定良好,无松动。C3.5.5 筒壁应无裂纹、无变形。?

C3.6 滑轮:C3.6.1 不应有破裂和损伤钢丝绳的缺陷。C3.6.2 防跳绳装置应可靠有效。

C3.6.3 轮槽不均匀磨损≤3mm。C3.6.4 轮槽壁厚磨损≤原壁厚的20%。C3.6.5 轮槽底部直径磨损≤0.5D绳。C3.7 制动器:C3.7.1 制动器零部件不应有裂纹和损伤。C3.7.2 制动轮缘厚度磨损≤原尺寸50%。C3.7.3 制动轮缘厚度磨损≤原尺寸40%。C3.7.4 制动轮不应有妨碍性能的缺陷和油污。C3.7.5 摩擦执行片与制动轮的实际接触面积≥70%。C3.8 减速器:

C3.8.1 箱体不应严重漏油。C3.8.2 螺栓无松动和缺陷。C3.8.3 不应有异常噪音和振动。

Word 文档资料

.

C3.8.4 传动无异常现象。C3.9 液压系统:C3.9.1 应设防超载和液压冲击的安全装置,且保证可靠有效。C3.9.2 溢流阀调定压力≤系统额定压力的110%。C3.9.3 过滤式防油污装置性能应良好。C3.9.4 液压管路不应有破裂、渗、漏、老化等现象。C3.10.1 液压泵、阀等应可靠工作,无异常。C3.10.2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小于液压阀额定工作压力。C3.11 操纵系统:C3.11.1 操纵部位标志应明确清晰,与被操纵机构动作一致。C3.11.2 操纵手柄应轻便灵活,间距≥65mm,相互无干扰。C3.12 电气系统:C3.12.1 燃机启动电源系统中,应有总电源开关和电源过载保护装置?C3.13 安全装置:C3.13.1 应设有起升高度限位器,且动作可靠。C3.13.2?应设幅度限位器,且动作可靠。C3.13.3 幅度指示器读数应清晰、准确。

C3.13.4 应设支腿锁定装置、且可靠有效。C3.13.5 16t以上的起重机应设力矩限制器,且系统综合误差低于±8%。C3.13.6 16t以上的起重机应装设水平仪。C3.14 额定载荷试验:

C3.14.1 起、制动性能可靠,无异常。C3.14.2 支腿不应离地,不得松动。C3.14.3 零部件和结构不应有损坏和变形等现象。C3.15 动载试验:C3.15.1 保证起动制动性能可靠。

C3.15.2 结构和零部件无损伤和变形等现象。C3.16 静载试验:C3.16.1 允许一支腿抬起量≤50mm。C3.16.2 各零部件及结构不得有裂纹、永久变形、油漆脱落、连接松动。C3.16.3 不应有对起重机安全和性能有影响的部件损坏。C3.17 密封性试验:C3.17.1 变幅油缸回缩量≤4mm,新车不大于2mm。C3.17.2 支腿油缸回缩量≤4mm,新车不大于2mm。C3.17.3 液压元件不得有严重渗漏情况。 C4卷扬机

C4.1 卷扬机的安装地点,必须是工作人员能清楚地看到重物的起吊位置。

C4.2 卷扬机应固定牢固,未经固定或固定不牢的卷扬机严禁使用。C4.3 安装卷扬机时,滚筒中心线与钢丝绳应保持垂直。第一个转向滑轮到卷扬机的距离,应至少不小于6米。

C4.4 卷扬机必须有可靠的刹车装置,如刹车装置失灵或不灵敏,在修复前禁止使用。 C4.5 钢丝绳在滚筒上的排列要整齐,在工作时不能放尽,至少要保留五圈。

C4.6 卷扬机至滑轮的钢丝绳处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卷扬机运行时,禁止任何人跨越钢丝绳。C4.7 钢丝绳、滑轮、吊钩和各种连接器件应完好,各部螺拴、弹簧、销子等无松脱,卷扬机部及周围无妨碍运转的杂物。C4.8 卷扬机不准固定在管道、容器上,在易燃、易爆区域工作时,必须有防火、防爆措施。C4.9 起动装置与制动器的接线牢固,接地线、保险丝、电源线完好,容量匹配。C4.10 使用多台卷扬机起吊设备与构件时,应制定起吊方案。新安装或大修后的卷扬机在使用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做荷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起重机械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学习材料之五

安全通报摘录 (2001-2002)

一、关于#4机揭缸工作不安全情况的通报

Word 文档资料

.

2001年3月1日15:20,在#4机低压Ⅱ缸揭缸工作中,试吊上缸找平衡过程中,由于调整专用吊具失当,东北角的承载丝杠旋出太多,承力螺纹过少,致使在试吊负载后吊具突然蹦开,幸未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

汽机揭缸是厂设安全控制点,工作负责人X安全风险分析不够,经验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吊具调整

中可能存在过调等不安全因素,在指挥过程中疏忽大意,对丝杠的总长度心中无数,致使其中一吊具承力螺纹过少而脱开,是造成该不安全情况的原因。

二、关于2号行车长时间悬吊重物的情况通报

2002年3月9日晚上11时40分左右,三公司人员使用一二期汽机房2号(75吨)行车吊运3号机低压外下缸,在行车移动至吊物地点上方准备下放时,由于操作过程中速度档位转换过快,导致涡流制动过速保护动作,吊物下降约一米时,突然停止,操作不动。

3月10日凌晨5时15分左右,邹城育英机械维修公司两名维修人员赶到现场,对行车进行全面检查,但因为业务不熟未能及时发现问题,直到凌晨7时左右,才发现为过速保护动作,最后决定将有关保护线路进行短接,待放下重物后再将保护线路恢复。7时30分左右三公司来人指挥后才将重物放下。

重达40余吨的低压外下缸悬在空中约8个小时,严重威胁到人身、设备安全,暴露出在工作协调环节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三、关于#3机组大修钻床起吊时突然坠落的通报

2002年3月22日13时左右,汽机队本体班王XX等人使用一二期汽机房2号行车(行车司机为三公司司机XX),从#3机机头大修现场,吊运汽轮机厂滑座式万向摇臂钻床(中捷友谊厂1996制造,Z3550型)至#4机12米西侧平台准备处理#3机高压缸螺孔。吊物从#4汽轮机北侧上方通过,行车吊着钻床行至#4机机头东北处上方时停止,王XX安排工作人员找胶皮准备放置钻床,并指挥行车司机将钻床高度降低,当钻床下落至离平台约2米高度时,吊钻床用的吊环(Φ30焊接吊环,扬中电力设备厂制造)突然开焊,钻床从2米高空坠落至地面倾倒。

四、关于#3炉顶密封起吊架严重损坏重物坠落的通报

2002年3月29日8时左右,宜兴锅炉密封工程公司(承包#3炉大包密封工程)工作人员早晨复工后,用自制起吊架运送材料和氧气瓶(总重约400KG)至锅炉大包处使用。当吊笼行至约锅炉电梯五层处时,卷扬机操作人员周小强发现吊杆弯曲,卷扬机(额定载荷1T)电机异音严重,随即吊杆180°折弯,钢丝绳(Φ12)断裂,吊杆头部滑轮(2T)损坏,吊笼自锅炉电梯五层左右高度坠落至12米,吊笼氧气瓶阀门被摔断。

经现场调查,吊笼一侧边框严重变形,分析为当吊笼行至约锅炉电梯五层处时,吊笼一侧边框挂住#3炉西侧平台(该平台突出锅炉钢架约500mm)一角造成。由于吊笼被挂住,吊杆受力突然增大,吊杆弯曲变

Word 文档资料

.

形。由于吊杆弯曲,起吊钢丝绳从吊杆头部滑轮上脱落,勒住滑轮框架,因滑轮框边缘有棱角,钢丝绳在此处受力最大而被割断,滑轮框同时被拉断,吊笼坠落,氧气瓶损坏。

五、关于对#1机组大修现场等违章情况的处理通报

2002年10月28日17:40左右,电气队电机一班靳XX同志在调整#1发电机转子机侧小护环时,安全意识淡薄,安风险分析不够,在能够用倒链(挂在行车小钩上)调整护环间隙的情况下,盲目用提升行车小钩的方式调整护环间隙,因行车小钩速度快调整过当造成倒链被拉断。

六、关于#1炉火检冷却风管道起吊坠落情况的处理通报

1、事件经过:2002年11月18日15:30,电力二公司工作人员在#1炉#3角进行火检冷却风管道移位工作。在#1炉#3角上层燃烧器钢梁处挂好倒链,拴牢火检冷却风管,缠好手拉链后,在#3角二层半格栅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先割除管子周围的一块格栅,而后割除焊接处,工作人员割开并撤离后,上面的工作人员用倒链把管子向上拉起半米左右,把手拉链缠好后,转身准备再挂一只倒链以便向东侧移动火检冷却风管,此时起重链突然下滑,很快全部滑出,连同约15m长的管子向下落去,管子顺着割除的空档坠落至0米地面后向东倒下,将停在下面的无人驾驭的拖拉机方向盘砸坏。

2、原因分析:1、倒链小滑轴脱开造成起重链滑落是此次坠落事件的主要原因。2、倒链虽然在9月18日检验过,但经过长时间使用,倒链磨损严重,在此次使用前,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也没有进行试吊,当起重链小滑轴滑脱时,导致坠落事件的发生。

七、关于#1炉细粉分离层临时卷扬机坠落的处理通报

2002年12月14日10:30左右,电力二公司工作人员在#1炉细粉分离器层进行拆除临时卷扬机(自重700kg)工作。工作人员利用一临时安装的卷扬机(限载1000kg)准备将拆除的卷扬机运至#1炉12米。在运送过程中,吊杆西侧限位绳突然松脱,造成吊杆迅速向东侧摆去,吊物撞在皮带层墙壁上(高度约36米处),由于剧烈振荡,起吊钢丝绳突然断裂,卷扬机砸坏锅炉天棚后,坠至锅炉西侧一次风管道上方,将一消防水管道砸断,担在一次风管道上。幸未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钢丝绳断裂是造成吊物坠落的直接原因。吊杆西侧限位绳的松脱是造成吊杆剧烈摆动、钢丝绳断裂的主要原因。

Word 文档资料

.

起重机械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学习材料之六

#2机组技改型大修起重作业类违章2003.8~2003.11

序号 不符合项 1. 2号炉分离器层施工人员用安全网吊运乙炔瓶。 2. #2炉分离器层施工点有一倒链螺丝不全。 3. #2机0米发电机PT小室空调主机安装起吊作业监护人不到位,未使用作业卡,2t倒链合格证字迹不清锈斑较重,安全带缺损无合格证,安全风险分析不够,停工整改。 4. 安装工程公司违规使用汽机房#2行车;汽机队对行车管理不善。 #2电除尘东通道楼梯气割电焊工作、北侧单轨吊起重物下方0米地面无安全警示旗绳,应做好防止5. 高空落物伤人的措施。 6. #2发电机转子悬吊下方未设安全警示标志。 #2机0米发电机PT小室空调主机安装起吊作业监护人不到位,未使用作业卡,2t倒链合格证字迹7. 不清锈斑较重,安全带缺损无合格证,安全风险分析不够,停工整改。 8. #2炉九层西侧临时平台搭设用架板架杆横担在钢性梁上作起吊,应加固可靠。 9. #2炉西侧吊运钢板未设置拉绳,棱角处未采取保护钢丝绳的措施。 10. #2炉甲侧再热器安全阀阀体利用担在脚踏板上的架杆起吊,两端未固定。 11. #2炉分离器层施工点有一倒链螺丝不全。 12. 2号炉西侧北端卷扬机吊物时未按要求使用通讯联络工具、无证人员操作卷扬机。 13. 14. #2电除尘冲洗水母管改造利用悬空压缩空气管道上焊支架作起吊,未随身携带起吊作业卡,风险分析不够。 #2炉19.2米层#4角处割除火检冷却风管道焊花飞溅,零米未设安全警戒绳;悬挂倒链的支撑用横在网格上的木杆,未用槽钢或圆铁管等强度高的物件。 在#2机零米往12米吊运氧气瓶时,未将钢丝绳挂在吊栏的全部起吊点处;指挥人员离开后,吊物悬吊在零米上方,下部未设警示线或监护人。 15. 16. 悬挂在吊钩上的空钢丝绳未采取固定措施,行车行走时摆动较大,有脱落危险。 17. #2机0米乙循泵电机非驱动端上盖、12米汽机低压缸隔板吊装指挥人员无袖标;0米电泵出口逆止门工作人员脚手架上工作安全带未挂好。 用行车盘动#2机汽缸转子时,未经车间领导同意,同时钢丝绳头未捆绑好做好防松脱措施就擅自工作,违反安全控制点设立的控制措施。 18. 19. #3机12米东侧电建三公司将多个未检验或检验超期倒链和钢丝绳带入现场,且有的钢丝绳生锈严重。请安排整改 电力三公司#2机6米层南侧倒链挂在管道上起吊阀门;用的氧气瓶的带口未绑扎,2个氧气瓶躺在20. 地上。 21. #2机低压B缸外下缸起吊空中,未采取任何支撑措施,人员在其下部进行工作。。 Word 文档资料

3x90n7nswr47hq70zb090vngk58yn6010f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