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化学学习中努力管理策略的运用情况调查
学生怀揣着梦想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就化学学习难度而言
,高中比初中明显增大
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且总有比化学学习更吸引眼球的事情会干扰学生。为了学好化学力管理”的学习策略。
“努力”即为“尽力、勉力”,这里的“努力”就是指学生能够在保持身心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是告诫人们“努力”学习或工作的重要性。努力管理是指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对自身信念、意志、内省、动机等努力因素的激发、实施、维系与调控过程。Mckeneachie等人认为,努力管理主要包括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持不懈、自我强化等。根据学习中努力管理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一类是起维持作用的意志控制策略
2类策略:,另一类
,学生需要运用“努
但,
是起促进作用的自我强化策略。
意志控制策略源自德国心理学家科尔(J.Kuhl,1984)和美国心理学家考诺(L.Corno,2001)等人提出的自我调节学习的意志理论。Kuhl基于其行为控制理论,阐述了意志控制策略包含主动注意的选择、与讯息处理精简
编码
控制、情绪控制、动机控制、一般情境控制
6种策略。其后Corno(1989)
,
将Kuhl的意志控制策略扩展到学习情境中并将意志控制策略区分为自我控制的内隐和外显策略,其中内隐策略包括认知控制、情绪控制与动机控制
3个策略,外显策略包括
2个策略。
工作情境与他人的控制
Pintrich(1999)综合过去意志控制策略研究的结果,整理出包含动机控制、情感与情绪控制、行为控制以及环境控制
4大类的意志
,形成认
控制策略分类架构。台湾学者张芳蘭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研究探讨意志控制策略知控制、情绪控制、动机控制和环境控制等4种意志控制策略。程炳林根据Pintrich(1999)意志控制策略的架构,从动机控制、情绪控制、意志力控制、行为控制与环境控制策略
5大部分,讨论了意志控制策略的内涵。
根据Kuhl(1985)行动控制论的观点机是促使个体根据以往经验或者价值评估形成一个目标意向
,当意向被延误执行或是
在执行过程中,都会有多种干扰意向出现意志力便可以用来保护与维持该行为意向
,动
,而,
帮助个体达成意向。由不同切入角度阐述的意志控制策略各有其着重点
,尝试整合过去
5大类策略
相关研究,提出以认知控制、动机控制、情绪控制、环境控制、意志力控制等
重新建立整合性意志控制策略的分类构架。
最早提出自我强化理论的班杜拉对自我强化的构成要素也进行了探讨强化是由自我设定的目标、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中也沿用班杜拉的界定
,认为自我对结果的评价和,但都是建立在
,
,从标准的自我
3个层面
自我反应3个要素构成。之后的研究者在此班杜拉对自我强化的界定基础上的。因此设定、结果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应
测量学习者自我强化策略的使用情况。
因此,努力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实现学习目标过程中选择或确定的
,可使自己精
力尽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行为方案由具体情境细化而得的具体方式或方法。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条件下要想取得高中化学学习的成功
,包括
,需要运用认知控
制、动机控制、意志力控制、情绪控制、环境控制和自我强化等努力管理策略。
1、调查研究目的
旨在了解新课程实施背景下
,高一年级
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努力管理策略的运用情况,以期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有益帮助。
2、调查研究过程2.1问卷编制
本次调查采用的《中学生努力管理策略运用现状调查问卷》是参考相关文献,通过开放性问卷收集资料后自编而成的。
问卷共有
43个项目,从6个方面测量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对努力管理策略的运用情况,其中认知控制策略8个项目、动机控制策略意志力控制策略个项目、环境控制策略
9个项目、
4
5个项目、情绪控制策略
8个项目、自我强化Likert自评式5点
策略9个项目。问卷采用
量表计分法:“完全符合”记5分,“比较符合”记4分,“难以判断”记3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
为保证问卷质量
,对问卷进行试测并运
,问卷再
用SPSS软件进行项目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均能鉴别出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根据试测数据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合度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23,Bartlett球形检验达到了极其显著性的水平各项目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说明问卷,问卷具有良好
包含的所有项目t值均达显著,表明问卷中各
的结构效度。为了进一步了解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根据试测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经测量,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28(>0.8),信度良好。由相关性分析可知
(见表1),问卷各
,同时
分部分之间的相关低于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说明各分部分对总问卷能作出贡献又具有一定独立性效度。
2.2调查对象及问卷回收本次调查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
,选取江
,本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