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 2.“18电子”的微粒
一核18电子的 二核18电子的 三核18电子的 四核18电子的 五核18电子的 六核18电子的 分子 +离子 K、Ca、Cl、S HS ﹣2﹣2+﹣Ar F2、HCl H2S PH3、H2O2 SiH4、CH3F N2H4、CH3OH +
2+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十四‘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共 95 页 第 21 页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 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 Na>Mg>Al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Fe 十五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 Cl2、O3、Na2O2、浓HNO3 化学变化 不可逆 可逆 物理变化 化合作用 SO2 吸附作用 活性炭 2+ 3+ -+ 2+ 3+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及Na2O2 十六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与NH3·H2O: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共 95 页 第 22 页 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l3: 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与NaAlO2: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十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1. 2. 3.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苯的同系物;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 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共 95 页 第 23 页 5. 6. 天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1. 2. 3. -2价硫的化合物(H2S、氢硫酸、硫化物); +4价硫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亚硫酸盐); 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1价) 十八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和C6H6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十九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 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 共 95 页 第 24 页 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02, H2,C2H4,C2H2,CH4,NO。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02杂质。 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 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热鉴别,如: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二十、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等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等”。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共 95 页 第 2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