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同步梳理及强化训练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知识梳理

1.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②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出现“金文”; ③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 ④理论:东汉许慎之总结出“六书”理论。 2.书法艺术的发展:

历程:①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汉隶书;

②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3.中国绘画的起源、演变

①魏晋南北朝:崇尚气节的文人兴起

——绘画理论:以形写神;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②隋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人物故事画)、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③宋代:重文轻武政策、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内心的修养; ——特色:更加注重意境。《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④明清:小说、戏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故事插图、年画、壁画、剪纸、布贴画。 4.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①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

也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②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③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强化训练

1.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答案 D 依所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京剧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而“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故D项正确。 2.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 ) A.了解商朝的社会历 B.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 C.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D.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

答案:A。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往往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故A项正确;自觉的书法艺术始于魏晋时期,故B项错误;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故C项错误;我们无法通过甲骨文印证汉字是最早的文字,故D项错误。

3.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 A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和发展,士阶层崛起,文字的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促进汉字由繁向简转变,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书写材料变化不大,排除B项;各国变法与文字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D项发生在秦灭六国之后。

4.汉字“丁”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

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答案:B。甲骨文中的“丁”字形状,说明商周时期建筑中主要使用竹钉、木锲等榫卯结构,篆书中的“钉”体现了“丁”的金属质地,则说明春秋战国至秦时期已经出现了金属钉子,因而汉字“丁”的变化反映了商周至秦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选B项。

5.清人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认为“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下列绘画作品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答案:B。材料“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反映的是元明清时期写意画的特点,《渔庄秋霁图》属于写意画,故选B项。

6.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 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

B.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 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答案:D。“寓褒贬、别善恶”说明京剧借助表演形式宣扬善的一面,体现了京剧的社会教化功能,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等社会伦理秩序,排除A项;仅由脸谱艺术不能看出京剧艺术成熟,排除B项;脸谱不能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排除C项。

7.乾隆南巡时,徽商曾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该新剧种的形成( )

A.是官方民间共同影响的结果B.促使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

C.是乾隆皇帝大力提倡的产物D.得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 答案: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新剧种是京剧。“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表明京剧的形成受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影响,故选A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同步梳理及强化训练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知识梳理1.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①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②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出现“金文”;③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④理论:东汉许慎之总结出“六书”理论。2.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①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x0jn8j3sw6i8ss1c8w102tjb2ixwe014l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