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小学“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指导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做”者有思,“做”者有得

——浅谈小学“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指导 湖州市仁皇山小学 周峰

[摘 要]“手工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类型之一。它内涵综合,实践性强,也更

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动手制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确定制作类活动的主题,如何指导活动过程,如何评价活动结果?本文借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手工制作类的活动成果,分别从手工制作类活动的选题生活化,制作简单化,活动操作性,评价自主化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探索来具体阐述制作类活动项目设计如何更有效,如何更有价值。

[关键词] 手工制作 有效指导 生活化

“手工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类型之一,它是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手工制作的实际操作,从而在实践体验、制作模仿、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三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小纽扣,大世界》、《变废为宝》、《让竹蜻蜓飞的更高》,从主题确定到活动过程的实施,活动结果的评价都以“项目”的形式,综合各学科知识、学习方式,综合各种环境因素,使课堂内外结合,形成连环式、辐射式或分解式的形式,螺旋式地开展学习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

“项目设计活动”是从某一件事、一项任务出发。这任务的内涵综合,实践性强,也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组织学生开展“手工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若能做到选题生活化,制作简单化,作品趣味化,评价自主化四个方面就能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全面提高综合实践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呢?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在反思中积累,下面就结合身边的案例,谈谈对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

一、选题求“真”,体现活动内容的生活化

与综合实践其他主题活动一样,手工制作类的主题选择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

1

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对学生发展有意,对未来生活有用的内容,把“项目”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主题选择我们应该贴近现实生活。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研究课题或问题。

纽扣,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个小小的必需品,其中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透过纽扣这个小小的视角,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研究色与形搭配的美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品位等等。通过钉纽扣、学习古代纽扣的打结方法、创意设计纽扣等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同学们在观看了许多纽扣作品后,通过和班级中其他同学的商议,我们确定活动主题为小纽扣,大创意。由于该课题的兴趣源于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材料也随处可见,同时有了兴趣作牵引,有了问题作目标,再加上老师给予的方案指导和社会中相关人员的帮助,所以同学们做综合实践活动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操作求“易”,体现制作方法的简单化

有许多老师喜欢把项目设计活动的任务布置很多,范围也很广。虽然看似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收获。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是以学生经验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远离了这一点,就会使学生丧失实践热情。因此项目活动设计的任务切入口要小,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策划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

2012学年,我校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小小棒冰棍,演绎大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此次综合活动是以帮冰棍为制作材料,同学们收集平时吃的帮冰棍,利用胶水,剪刀等简单工具制造了许多精美的物品。这些物品的制作不要同学们具备很高的技能,只需要同学们发挥想象,对冰棍进行粘贴和组合,一件件作品便完成了。棒冰制作虽然简单,但是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能够充分的获得成就感,活动的参与率也大大的提升了。

三、活动求“趣”,关注活动过程的体验性 1.巧设情境激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学生一旦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产生了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接近它、研究它,并想方设法去掌握它。因此我们在指

2

导学生进行活动项目设计时,应创设或寻求与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或与活动载体平衡的真实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努力“放大”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过程中,并在“玩中学”、“乐中学”中深深感受体验的喜悦。

2013年度,我校举行了《让竹蜻蜓飞的更高》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我活动我抓住三年级学生“爱玩,乐玩”的心态,让从学生探秘竹蜻蜓的制作方法,竹蜻蜓的历史,竹蜻蜓的玩法,竹蜻蜓的飞行原理四个方面对竹蜻蜓进行研究。在活动中,同学们都完成制作出来自己的竹蜻蜓,当完成自己制作的竹蜻蜓后,许多学生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去试玩自己的竹蜻蜓,可是在试飞之后,许多学生都发现自己竹蜻蜓在飞行过程中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完善竹蜻蜓,许多学生都主动向教师请教他们遇到的问题,一些学生也通过网络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次活动充分抓住学生的爱玩心理,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玩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2.关注体验是核心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体验性的课程。儿童对于生活的认识源于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只有参与活动才能真正地学有所获。体验活动是活动教学的核心,能触动孩子们心灵的体验活动是活动达成目标的核心所在。

“跳蚤市场”是我校传统活动,这对这一活动,我们进行了项目活动设计之《“我是淘宝小卖家”岗位策划》,课堂上我首先出示前一届“跳蚤市场”活动的几组照片,使学生置身其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认识和了解岗位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情境。除了用照片创设情境外,我们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还可以利用视频、对话、竞赛等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课堂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

在学生完成工作设想后,我趁热打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完善自己的工作计划,取得良好效果,具体见下 :

(1)师:刚才同学们都畅谈了自己的工作设想,不过这只是纸上谈兵,要不,让我们来现场来操练一下小买卖?看哪一组最具有小卖家的风范?你们有信心吗?

3

学生们自信满满地回答:“有!”

(教师提醒各组的课桌内有2件标好价格的闲置物品,各组经理指定2名同学当顾客,其他人员干刚才申报的岗位各就各位。)

(2)各组同学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小卖场”模拟演练中。 (3)分组模拟买卖展示

在第一组模拟买卖展示结束后,我请其他同学提意见: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学生的评价,各组修正自己的推销、买卖方法。

这种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的热情,也对设计的活动进行了可行性的检验,为下一步的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 、实践求“行”,付诸实践的可行性

一个具体的活动项目设计,是在综合运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活动项目设计不能单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为学生活动顺利进行而展开。活动项目设计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能将活动设计付诸行动,并不是纸上谈兵。

如在实施《让竹蜻蜓飞得更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为学生组织进行了《竹蜻蜓比赛活动策划》的项目设计,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项目设计内容对接,进行学习与实践的融合。

(1)教师出示四年级科技节的活动方案,问:四年级有哪些群体项目? 大家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播放一组同学们课间练习试飞竹蜻蜓的镜头。 (2)为什么只有一部分同学参与呢?其余同学呢?你们想不想一起参与到竹蜻蜓飞行活动中来?老师想考考你们这样一场竹蜻蜓飞行比赛需要哪些工作岗位?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岗位 任务 小裁判 计时 制定规则 运动员 参与 比赛 小记者 采访 拉拉队员 加油鼓励 后勤人员 送水、打扫

(3)我们没参加的同学可以参加什么岗位呢?平时这些岗位由谁来担任?出示“校长视频”,校长公布本次活动全权交给同学们自己策划与活动。

4

(4)在这么多岗位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5)轻声讨论岗位的任务,填写我的岗位竞聘书。如下 岗位竞聘书 我竞聘的岗位 我的优势 我准备这样做 1. 2. 3. (6)以竞聘的演讲的方式进行交流

……

本案例不是为了活动设计而单纯设计,而是通过这项策划竹蜻蜓飞行比赛的任务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将学到的活动策划本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中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整不断提高,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校现实情况下开展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交流求“乐”,实施评价的自主性,

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巧用各种正面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要体现对孩子生命本色的尊重。

1.接纳缺憾,多点鼓励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学生一旦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心里就会乐开化,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倍增。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点头,一句真棒,一个大拇指都会让学生有成就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评价,要寻找机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活动中出现的失误或者错误,如有时对条件估计不足,活动无法进行下去;小组合作缺乏经验,活动效果不佳等,在活动中类似的问题常常会伴随着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应有的宽容和接纳,并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和引导,让学生体验到人格的尊严和学习的乐趣。

2.放低标准,多点真诚

5

每个人都付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得到了教师评价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可。以往在评价的时候,学生们对同伴的要求过高,评价时往往喜欢给对方提建议,甚至吹毛求疵,让对方信心受损。教师在要引导学生把评价的标准放低,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他人。评价时可从同伴的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主动和同学配合,是否乐于帮助同学,是否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等合作交流方面来评价。

源于生活的项目设计激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致和求知欲 。崭新、有趣又富有体验性的活动内容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开放、本色的评价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他人评价中实现了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使活动过程成为学生自己的生命历程。这样的项目设计活动怎么会不精彩呢?

【参考文献】

[1] 吴筱泉.行动与智慧[M].宁波出版社,2010.7.

[2] 伊红.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8.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6

浅谈小学“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指导

“做”者有思,“做”者有得——浅谈小学“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指导湖州市仁皇山小学周峰[摘要]“手工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类型之一。它内涵综合,实践性强,也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动手制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确定制作类活动的主题,如何指导活动过程,如何评价活动结果?本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wzc213s9u37lyd0yjbf83hrt8bf8q008r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