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单元

1.通观全文,理清思路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写景状物类散文也概莫能外。写景状物类散文中的形象较之其他类型散文中的形象要突出、丰满、重要得多。要全面把握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等形象的形声色味、情态特征及其内在含蕴等,还要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的顺序。因此,分析景物的第一步是通观全文,把握描写顺序,理清思路。在描写顺序上,或移步换景,按照观看的顺序写;或以时间为序,按照时间推移写景物的变化;或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按照景物的不同类别进行描绘。综上,我们必须通读全文,整体关照,前后贯通,把握文脉,理清结构和思路。

2.结合文本,分析特征

作者在文章中所具体描绘的景物总是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我们要结合文本,结合具体的语境,去分析景物的特征。当然,在分析景物特征时,要知晓一般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等),常用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等),等等。

3.透过景物,把握情感

写景状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写景状物类散文总是借所绘之景、所状之物抒情、言志、明理。景物与情感、主旨之间自有其内在的关联。这类散文的主

旨一般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景、物有何特征,这些特征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精当的景物描写不仅能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某种特定气氛,而且还能传递出特定的情感,揭示主旨。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特征,有的苍劲挺拔,有的娇弱无力;有的生机盎然,有的萧条衰败;有的开阔明朗,有的狭小阴冷;有的令人心旷神怡,有的令人凄神寒骨。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这些特征中,剖析作者的情感倾向,是爱还是恨,是乐还是忧,是喜欢还是厌恶,是赞美还是批判,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

第1课 荷塘月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美得热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美得高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美得可爱。朱自清的荷花有了月色的晕染,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流进月色中微微荡漾”,游过了四季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幽幽清美,淡淡忧伤,如此月色,如此荷花!名为自清的作者,自是与荷花有份别样的情愫。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他仍任教于清华大学,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活动。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中,他毅然拒绝美援面粉,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1948年因贫病逝世。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是其散文代表作。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住在清华园,文中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朱自清处于彷徨之中,一方面对北洋军阀勾结国民党摧残革命的黑暗现实不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原因,他又不可能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而是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

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他又不能安心于“超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在这种心境下,朱自清独自来到月下荷塘思考人生理想,写下了传世佳作《荷塘月色》。

1.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形散”是指取材自由广泛,不受时空限制;“神聚”是指立意明确而集中。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在写景状物中融入创作主体的情感,实现情景交融的效果,引领读者身临其境。说理散文则就事论理或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抒写感悟。散文以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方式,常常是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综合起来运用,夹叙夹议,不拘一格。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2.通感

通感也叫移觉,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你的歌声真甜啊!”中的“甜”字,本来是味觉用词,在这里却应用到听觉上,以味觉来写听觉。这个“甜”字细腻、生动地表现了歌声的柔美、动人,比“亮”“脆”更有味道。

3.“朱自清”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被绷紧,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4.莲——荷花

莲,又名荷花、芙蓉、芙蕖(qú)、菡萏(hàn dàn)、藕花、水芙蓉、水宫仙子等,未开的花蕾称菡萏。莲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为“君子花”。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出现了关于莲的描述。后来,“莲”的意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古典诗歌中,被赋予美人、爱情、祥瑞、高洁人格、佛心佛性等象征意义,莲花图案和莲花节也成了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1.识记字音

煤屑 .踱步 .霎时 .媛女 .

2.近义词辨析 (1)斑驳·斑斓

相同点 都用于描述颜色 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侧重于颜不同点 色有深有浅。 斑斓:灿烂多彩。侧重于色彩绚丽。 语境运用 ①清幽的月光照在松柏间,在树下洒下 的月影。 xiè duó shà yuàn 蓊郁 .弥望 .敛裾 .梵婀玲 .wěnɡ mí jū fàn

②这 的海底世界令我目不暇接。 (2)幽僻·幽静

相同点 不同点 都有安静的意思 幽僻:幽静偏僻。强调地方偏远,少有人来。 幽静:寂静。强调环境安静。 ①走进旨亭街这条 的小巷,感受到一丝在这个喧语境运用 嚣的城市中难以觅得的清静。 ②这个 的夜晚,朱自清一个人独行在月下的荷塘边,享受这难得的片刻宁静。 (3)风致·丰姿

相同点 都用来形容姿态 风致:指美好的容貌和举止,一般不作主语;风味,风趣。 不同点 丰姿:也写作“风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风度姿态,可以作主语。 语境运用 答案 (1)①斑驳 ②斑斓 (2)①幽僻 ②幽静 (3)风致 丰姿 3.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由于天气原因,最近一段时间,感冒患者比较多,就连年富力强的青年男女也变得没精打采。( ) ....

解释: (2)如今,漫步城市的每个角落,亭亭玉立的高楼,宽敞笔直的大道,商贾云集的市场……....生活越来越便捷了。( )

解释: (3)入夏,蓊蓊郁郁的青枝绿叶遮盖了地表那些凹陷、残缺部分,连裸露的岩石也披上....由青藤和绿苔连缀起来的夏装。( )

解释:

穿着这件衣服参加晚会显得不拘谨,在轻松随意中更见 ,同学们都说她真是 卓然。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学案

第一单元1.通观全文,理清思路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写景状物类散文也概莫能外。写景状物类散文中的形象较之其他类型散文中的形象要突出、丰满、重要得多。要全面把握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等形象的形声色味、情态特征及其内在含蕴等,还要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的顺序。因此,分析景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wvsp6r7s82xzhu2kzn0175lm26knl009y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