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文之大话\\空话\\套话三题
作者:夏海波
来源:《档案管理》2011年第03期
摘要:公文中的大话、空话、套话,古已有之。当前,公文大话、空话、套话盛行的原因主要有:因腹中空导致文中空;因偷懒耍滑导致照抄照搬;因敷衍塞责导致空话满篇;因个人利害导致顾左右而言他。解决之道有:加强学习,充实提高;强化舆论监督;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领导示范,舆论引导,张扬个性,营造活泼的官场文化。 关键词:公文;文风
我们历来反对大话、空话、套话,但总感觉反对无效。君不见,我们至今仍在被这“三话”包围着。
为什么会屡禁不止?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大话、空话、套话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 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的一次干部大会上有一个著名的讲演,即《反对党八股》。毛泽东当年为党八股列举了八大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环顾一下身边的公文材料,你敢说党八股远我们而去了吗?好像并没有。
1公文“三话”古已有之
不要以为:我们与大话、空话、套话的斗争是从毛泽东开始的,错了,还可上溯到更久远的历史空间。
据史书记载,我国明代以前的公文是没有标题的,公文之所以从没有标题变为有标题,就是与公文的大话、空话、套话斗争的结果。
??据《二十五史?明史》记载:茹太素,泽州人。……七年五月召为刑部侍郎。……陈时务累万言,太祖令中书郎王敏诵而听之。……帝怒,召太素面诘,杖于朝。次夕,复于宫中令人诵之,得其可行者四事,慨然曰:“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词太多,便至荧听。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因令中书定奏对式,俾陈得失者无繁文。摘太素疏中可行者下所司,帝自序其首,颁示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