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闻:
在传统与变革的博弈中创新
——从《苏州新闻》的亮点说起陶皆良政务新闻,包括会议报道、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政令的发布与解读等,历来是我国媒体报道的优势。
但在社会转型,经济利益、思想观念多元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电视打破垄断,处在多频道同一平台竞争的情况下,传统的政务报道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受众的需要。
继续沿袭传统的报道方式,不讲收视效果,当然不行;绕道走,以“民生新闻”取代政务新闻当然更不行。
政务新闻能否寻找一条领导和群众都满意的创新之路?结合对《苏州新闻》的收视,我认为政务新闻只要体现人本理念,将政务活动和当地发展、百姓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着力寻求“政府意愿”和“百姓心声”的结合点,就能做出亮色。
《苏州新闻》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对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政务活动讲究报道的时效性。
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当晚的《苏州新闻》头条播出,同时预告从第2天起开播“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和谐苏州”系列报道,解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二、会议报道有改进。
重大会议报道,运用组合式,重在反映基层代表发言,讲究会内会外结合,强调现场感,报道体裁多样。
如对市党代会的专题报道,代表专访重点聚焦苏州百姓反映最强烈的四个问题,即环境保护、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和城市交通。
1 / 3
这些报道内容将党代会的精神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有机地融为一体,形式也生动活泼,是对过去传统式报道的突破。
迎来送往的礼节性会议报道、一般性会议报道重在从当地利益和百姓实惠角度选择新闻素材,而且多以简讯形式播出。
涉及专业性较强的会议,如循环经济博览会,《苏州新闻》不以会议新闻的形式发,而是从普及知识的角度编发组合性新闻。
三、政要人物专访重视整体策划,讲究提问技巧和报道效果。
如9月12日主持人张莉在党代会演播室出题考问刚当选的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就是一例,节目通过王荣对“+、-、×、÷”的不同阐述,得出“和谐苏州”的结论。
四、对领导调查慰问的政务活动,注意抓拍体现新闻主题的图像和同期声。
从这些图像和同期声中体现出了党和政府的爱民、为民、亲民,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五、政策法规解读,注重联系百姓实际。
如对新政策、法规的解读从百姓感兴趣的角度选取切入点,注重对权威部门的采访,注重做好新闻链接;注重政策执行检查的后续报道;注重做好社会提示。
六、着力报道政府为百姓办实事,讴歌责任政府关爱百姓的民本情怀。 如对“老年居民免费体检启动”、“政府为老人免费请钟点工”等,《苏州新闻》都不吝篇幅,及时予以报道。
可见,政务新闻只要注重改进与创新,同样也能做得生动活泼。 对政务新闻的传统报道形式,既不能简单否定,也不能简单肯定,正确的做法是“扬弃”。
对政务新闻传统报道形式的扬弃,在理念上要强化认识:
2 / 3
一、政务新闻不同于政府公报。
政务新闻是广播电视报道的新闻,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新闻,面对的是多数基层受众,只能选择政府公报中需要广大受众知道的、对多数受众利益相关的一部分作为新闻的素材,播报形式也要选择多数受众喜爱,听得明、看得懂、感兴趣的形式,而不是简单照搬。
二、政务新闻不是对会议本身的报道,而是要从会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报道。
会议是分层次的,有涉及全局的党代会及人大、政协召开的“两会”,是开发会议新闻的富矿;有先进、模范人物参加的“先代会”、“劳模会”等,可更多地从代表身上挖掘新闻;还有部门召开的会议,新闻价值的含量各不相同。
我们不能以领导同志出席不出席会议,或出席会议的领导职务高低来判断新闻价值的大小,而要从会议本身的价值出发,从对受众的影响及受众的关注度来决定报道规模的大与小。
三、既要重视宣传,更要提升传播效果。
长期以来,对媒体的新闻报道总被习惯地认为是“宣传”,受众的收视效果是不考虑的。
当然,在媒体高度垄断时期,受众也只能被迫接收这种“宣传”。 现在是处在多媒体并存的时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受众处在主动的选择状态。
新闻报道既要符合媒体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又要考虑受众的需求,适应受众的接收心理、收视习惯。
因此,政务新闻对传统报道方式的扬弃,就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报道手法,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宣传,以提升传播效果。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