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际商务金融》内部题库【代码11750】 【目录】
第1章:国际商务概述 第2章:外汇与国际收支 第3章: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第4章:国际金融市场 第5章:外汇风险管理 第6章:国际结算与融资管理 第7章:国际金融与贸易机构 第8章:政府在国际商务中的作用 --------------------------------------------------------------------------
【第1章:国际商务概述】
1.1国际商务的基本形式 【简答】国际商务的含义及其主要形式: 国际商务是指跨越国界的交易活动,包括货物、服务、资本等形式的国际转移。 国际商务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是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前者包括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后者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单选】跨国界交易是国际商务与国内商务活动的最大区别。 【单选】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按其交易对象可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简答、案例】GATS对服务贸易的分类: (1)过境交付,自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如通过电信、邮电、计算机网络实现的视昕、金融、信息等服务。 (2)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如接待外国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为国外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接收外国留学生等。 (3)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编内通过商业存在哥供殴务,如外国公司到中国开办商店,设立金融机构,会计、律师事务所等。 (4)自然人滚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提供服务,如一国的医生、教授、艺术家到另一国从事个体服务等。 【单选、简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的特点: (1)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具有无形性。 (2)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 (3)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 (4)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而国际货物贸易必须经过一国的海关,货物的进出口反映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中。 【单选、案例】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一国对外贸易额包括出口额和进口额。 【简答】国际投资的含义及其特点: 国际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货币、实物及其他形式的资产或生产要素,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国际投资的特点包括: (1)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 (2)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3)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运营活动。 【单选、简答】国际投资的类型:
(1)按投资期限分类,国际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投资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具有持有时间较短、变现能力强的特点。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投资以及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具有持有时间较长、变现能力差的特点。- (2)按资本特性分类,国际投资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对外投资活动。国际间接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为形式,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跨国投资,即在国际债券市场购买中长期债券,或在外国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最主要区别是投资者能否有效地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即是否对国外企业拥有有效控制权。 (3)按资本来源及用途分类,国际投资可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 1.2当代国际商务的发展特点 【简答】当代国际商务的发展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迅速增长。 (2)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 (3)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 【单选】国际货物贸易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三大区域。 【单选】欧洲、北美和亚洲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 【单选】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资本密集型或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单选】国际直接投资由主要流向制造业转向主要流向服务业发展。 1.3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社会财富;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简答、案例】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 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 【单选】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单选】比较优势理论论证了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还是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即增加物质财富。 【单选】要素禀赋理论是20世纪上半叶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的。要素禀赋理论也称为赫一俄理论(H一0理论)。 【简答】H-O理论的基本思想: 赫—俄理论指出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说,一个劳动丰裕而资本稀缺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出口企业而言,应充分利用本国的丰富资源扩大出口。 【单选】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 【简答、案例】需求滞后和模仿滞后的含义: 所谓需求滞后是指创新国出现新产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从没有产生需求到逐步认识到新产品的价值而开始进口的时间间隔。 所谓模仿滞后是指创新国从制造出新产品到模仿国能完全仿制这种产品并停止进口的时间间隔。模仿滞后由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所构成。反应滞后是指创新国从生产到模仿国决定自行生产的时间间隔。掌握滞后是指模仿国从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技术水平达到创新国的同一技术水平并停止进口的时间间隔。 【单选】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可以分为新产品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 【简答、案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要素随其生命周期不断变化。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制造新产品所投入的要素比例是变动的。在新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尚需改进,工艺流程尚未定型,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到了成熟阶段,产品已经定型,只需要投入资本购买机器设备,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进入标准化阶段,产品和工艺流程已经标准化,劳动熟练程度不再重要,价格竞争成为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根据周期各阶段要素密集型的特点,分析了比较优势会发生国与国之间的转。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的运动过程中,其比较优势是从一种类型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跨国企业要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积极开展国际商务,科学地安排出口、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 【单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 波特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赢得优势,而取得优势的四个关键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态势。这四项关键要素形成一个“钻石体系”。此外,机会和政府也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单选】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1960年的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包括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等。 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莱和卡森于1976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内部化理论。 【简答】市场内部化的含义。 市场内部化是指由市场非效率性造成中间产品交易的低效率,致使跨国公司为保障自身利益,而将交易改在公司所属各企业间进行所形成的一个内部市场。 【案例】跨国公司建立内部化市场的动因包括: (1)防止技术优势的丧失。技术优势是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进行竞争的一个最重要优势。而内部化市场才能保证其对所属技术优势的垄断。 (2)节约交易成本。内部化市场可以使公司内部资源转移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3)跨国公司建立内部市场,除了降低交易费用以外,还可以把公司内部的企业统一起来,形成稳定的生产结构和供求关系,有效规避政府干预造成的市场不安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单选】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于1977年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有三个: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简答、案例】形成区位优势的因素: (1)自然因素,如地理条件、劳动力资源等,这类因素直接影响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 (2)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这类因素影响企业的生产量和销售额。 (3)制度和政策因素,如贸易壁垒及政府对外国投资的政策,它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成本和生产活动。 1.4国际商务与跨国公司 【简答】跨国公司的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相互联系的分支机构,在一个统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大型国际性企业。 【单选、简答】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 (1)战略全球化。 (2)内部一体化。 (3)运作多样化。 (4)技术内部化。 【简答】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根据隶属关系或具体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1)母公司 母公司是指通过拥有其他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或通过协议方式能够实际控制它们的重大经营活动,使后者成为其附属企业的公司。 (2)子公司 子公司是指受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是独立的法人组织。 (3)分公司 分公司系母公司(更确切地说是总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具有法人资格。 (4)避税地公司 避税地是指那些无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或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税率很低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有巴哈马、百慕大、开曼群岛、瑙鲁等。 在避税地正式注册、经营,并将其管理总部、结算总部、利润形成中心安排在避税地的跨国公司就成为避税地公司。 【简答、案例】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1)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