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作者:付克兰
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11期
摘 要: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测控制系统使用了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感应传感器等,高精度测量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智能控制温室内温度、湿度及通风状况等,自动实现保温、保湿和数据记录,监控温室内部环境。该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构建温室大棚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了系统的技术总体架构、主要模块及主要功能。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大棚 技术架构 模块 功能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43-02 1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卡、无线传感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传输协议,以有线和无线的方式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运用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交换、通信等,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物联网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交流”,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识别等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 智能农业是运用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术,与土壤快速分析、自动灌溉、自动施肥给药、自动耕作、自动收货、自动采后处理和自动存储等智能化农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2 温室大棚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2.1 系统技术架构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测系统的核心是ZigBee路由器和嵌入式网关,两者通过ZigBee协调器传递信息。用户通过GPRS模块、无线路由器等设备与系统交互;系统通过ZigBee路由器获取各个传感器节点信息,并通过执行节点控制继电器调节农业环境。结合农作物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从技术架构上来看,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组成。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主要用来采集大棚农业种植现场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pH值等重要环境参数。网络层由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