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地理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乃至将来都要深入讨论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加强中学地理教育,深化生态教育理念,必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
一、生态文明及其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人与所生存的环境和谐共处、全面、持续发展的伦理状态。无论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还是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明都在彰显着它独有的身姿,它不仅仅是一种文明形态,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古往今来,我们应该能够在种种的自然灾害中体会到,人与环境都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环境缺一不可。我们不能单纯的再说“人定胜天”,人类是依环境而生存,我们只能够改善它,以取得更大的效益,而不是无所不用其极。人类与所处的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协调发展才是整个人类的发展,不能追之一而舍其余。人类的发展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去牺牲后代人所应享有的利益。因此,必须讲究生态文明,追求和谐发展、良性发展,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具划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追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所付出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却也令人震惊,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渐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异、收益分配不均的现象蔓延,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中学地理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地理教育渗透生态教育理念。地理学本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及环境与发展等为主题的学科,生态文明知识的灌输贯穿在整个中学地理教育中。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教育,学校中的地理课承担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是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含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课。学习中学地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正确的人生理想。地理课程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仅仅记住一些地理知识,死记硬背自然规律,地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的意识,进而更好的保?o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理课程教育的最终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殊途同归。
(二)、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生态明文理念的最有效学科之
一。地理科学是专业设置中唯一以人类赖以身存的地理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为其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从宇宙探索到地球运动,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环境的保护整治,从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到相互关系等等,几乎每一个地理内容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知识、生态理念。通过对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更为直观方便的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加强中学地理教育,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合理正确的解决日渐严重的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全球性重大问题,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更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从青少年起就懂得人类应如何认识、利用和保护环境,并以尊重自然规律的正确行为方式来追求生活、谋求发展。青少年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必须要具备正确的发展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青少年理论知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强中学地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地理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正确的认识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人类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同时又能与学校和家庭所在地区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学生科学的观点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必将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也能够把这种意识传播开来,带到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能否正确对待环境与资源,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