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2020年全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农综中心,XX山旅游度假区管委农业农村工作局:
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和苗情转化的重要节点,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目前气温正在回升,为切实做好我县春季麦田管理工作,现将《2020年全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印发给你们。
各乡镇农技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性,根据本地麦田生长情况及时发动群众搞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做好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附件:2020年全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XX县农业农村局
0年2月10日
- 1 -
2020年全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去年秋种前,我县几乎无有效降雨,导致前期小麦播种困难,播期延迟,冬前苗情较之常年普遍偏弱。冬苗情考察显示,小麦同比一类苗减少,二类苗增加,三类苗基本持平,旺苗减少。进入1月份,降水比同期显著增多(50mm以上),极大地缓解了土壤旱情,目前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大大有利于小麦返青。
目前麦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地块因干旱导致播期偏晚,群体不足(特别是山岭区),二、三类苗面积较大;二是由于去年秋种以来气温偏高,导致部分播种较早和播量偏大地块小麦出现旺长,存在遭受倒春寒冻害和熟前早衰的风险;三是个别地块由于没有进行冬前化学除草和病虫防治,存在春季发生病虫草害的隐患。
针对目前我县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草特点,春季麦田管理要以保墒防旱为基础,肥水调控为关键,病虫草害防控为保障,提高麦苗群个体质量,搭好丰产架子,奠定夏粮丰收基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一、镇压划锄,保墒增温促早发
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提升地温,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提
- 2 -
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促苗早发稳长。对于吊根苗和田间坷垃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导致土壤暄松及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地块,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要在起身期前后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下扎,起到控旺转壮作用。早春镇压应和划锄结合起来,先压后锄,可一定程度上灭除越冬杂草,达到土层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
二、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 (一)一类麦田
一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一般为每亩60万~80万,多属于壮苗麦田。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70万~80万的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60万~7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千克。
(二)二类麦田
二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一般为每亩45万~60万,属于弱苗和壮苗之间的过渡类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春分蘖的成穗率。地力水平较高,群体55万~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以后、拔节以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