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中学12月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日(夏至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下题。
1. 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
A. 130°E,45°N B. 130°E,40°N C. 110°E,45°N D. 110°E,40°N 2. 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
A. 7小时 B. 8小时 C. 9小时 D. 10小时 3. 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赤道 B. 北京市昼夜平分 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 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4. 7月1日,该校同学观测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 A. 正东方.正西方 B. 东北方.西北方
C. 东南方.西北方 D. 东北方.西南方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5. A. 6. A. 7.
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暖湿的中纬西风 B. 干冷的中纬西风 C. 干冷的极地东风
D. 冷湿的极地东风
当沈阳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第4页 共5页
A. a B. b D. d
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图,回答小题。
C. c
8. 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 ( )。 A. 3 ℃ B. 6 ℃ C. 5 ℃ D. 21 ℃
9. x和z纬度相差2°,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读沿30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②地比①地大 B. 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小 C. 该月份③地正值伏旱天气 D. 大气逆辐射①地强于②地 12. ②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①、③两地的原因是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 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 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 D. 位于盆地,受冷空气影响小
第4页 共5页
13. 关于①地所在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月份以河流处于汛期 B.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D. 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
图1
14.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植物提供养分 B. 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 吸附雨水污染物 D. 保持土壤水分
15.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16.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下图中,图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7. 甲图中AB段河流
A. 由东南流向西北 B. 由西北流向东南 C. 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 不能确定
第4页 共5页
18. 造成该河最高水位出现的原因是 A. 气旋活动 B. 春雨霏霏 C. “梅雨”连绵 D. 冰雪融化
19. 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①E岸河床较缓, 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20. 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A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B. B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C. C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 D. D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 21. 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22. 下列地貌与边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第4页 共5页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
题:
23. 1.湿润系数可能指( ) A. 降水量 B. 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 C. 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D. 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24. 2.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25. 3.湿润系数在0.05~0.65的地区又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干旱的亚湿润地区三类,导致其自然植被的覆盖也有很大差异。图中A地、B地和C地的植被特征,反映了( )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A. B地区所在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4页 共5页
B. 华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