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创意专业群
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
XXX系 二○XX年X月
福建省“二元制”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高职院校: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二、合作企业:XXXX动漫有限公司...... 三、专业代码:650103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素质,掌握广告制作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区域广告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五、学制安排:三年
六、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及资格证书要求: (一)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序号 1 2 职业岗位 广告设计/制作师 广告剪辑/特效师 三维模型/材质灯光师 广告相关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岗位描述 按要求设计/制作广告内容 岗位技能与素质要求 掌握广告设计制作的流程、掌握广告规律的应用能力、熟练使用二维/三维广告软件的能力。 使用广告剪辑软件进行影片剪辑的能力、使用广告特效软件制作广告特效能力、艺术审美能力。 熟练掌握使用三维广告制作软件进行模型制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三维广告制作软件模型灯光材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绘画和艺术审美能力。 广告相关的综合能力的掌握 对广告内容进行剪辑再制作 3 按要求制作模型/给模型贴材质,打灯光。 岗位相关的工作职责 4 (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至少获取一本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证书名称 发证单位 级别 1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高级 2 图形图像处理AI 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高级 2
七、学分学时分配及课程设置: (一)学分、学时分配(见下表)
各 类 课 程 学 时 学 分 分 配 表 课程类别 基础素质课程(含思政课、职业素质、创新创业、岗位培训等) 专业必修课 专业实践课 总 计 1280 1060 2554 320 0 496 960 1060 2058 80 44 136 214 176 38 12 学时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数 学时数占比 8.38% 50.12% 41.50% 分配说明:本专业规定学生修满136学分准予毕业,其中必修课程最低学分为92学分,课程为92学分。本专业总学时共计2554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2058学时。
(二)专业课程设置表
课程序课 程 性学学理论 实践 一 二 三 类号 名 称 质 分 时 学教学 师资学教学 师资1 2 3 4 5 6 7 8 别 时 场所 配备 时 场所 配备 1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职业生涯学时分配 学 年 及 学 期 周 学 时 数 B 3 48 42 企业 双导师 6 企业 双导师 3 基础素质课程 B 4 64 56 企业 双导师 8 企业 双导师 4 3 策 A 1 32 32 企业 双导师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1 1 1 5 5 8 1 2 3 2 1 1 4 规划 6 教育 B 1 16 14 企业 双导师 2 企业 企业 双导师 6 企业 5 就业指导 B 1 22 16 创新创业B 2 32 16 企业 双导师 16 企业 12 214 176 B 8 128 32 企业 教师 38 96 企业 小计 专1 素描 2
计算机图业形图像处必2 理 修3 色彩 课 4 三大构成 B 8 128 32 B 8 128 32 B 8 128 32 B 8 128 32 B 8 128 32 B 8 128 32 B 8 128 32 B 8 128 32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96 96 96 96 96 96 96 96 96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师傅 8 8 8 8 8 8 8 8 8 5 VI设计 6 设计 7 商业广告新媒体广告设计 微电影摄影视广告8 制 9 制作 10 网页设计 B 8 128 32 小计 1 认识岗位 专专项实训3 (二) 业实4 专项实训(三) 践综合实训课 5 (含毕业设计) 80 128320 0 960 4 96 48 96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16 16 24 24 C 0 4 C 4 96 C 2 48 C 4 96 C 16 384 C 18 432 44 在入学教育中安排 4W 2 (一) 专项实训2W 4W 24 384 企业 432 企业 1060 205 8 16W 2W 24 16W 24 6 顶岗实习 小 计 1060 24 24 学分/学时/周课时 合计 学校教师)
13255496 6 4 21 21 24 27 26 24 24 24 (填表说明:教学场所指在学校或企业、实施配备指授课教师是企业师傅或
八、教学安排:(突出校企二元主导协同育人理念、强调弹性学制、工学交替、分时授课等特点)
在教学安排方面,校企双方共同作为培养主体,采取“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由行业(企业)与学校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集中与分时授课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结合行业(企业)生产管理和学徒工作实际,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管理。允许学徒合
2
理安排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课程体系适应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专业教学计划,共同研究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以及技能实践课,共同开发融合专业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生产规范、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教材、课件等,形成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行业(企业)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员和管理骨干担任学徒的导师,负责学徒在企业的岗位技能操作训练,原则上技能实践的专业课程在企业完成。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制定岗位实习实训考核标准,探索建立实习实训标准动态更新机制。积极推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徒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团队式、项目式实习实训模式。
九、成绩考核与毕业:
(一)成绩考核:(体现学徒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导师评价、行业(企业)评价为核心的学徒学业成绩考核机制)
实行校企“二元”评价,校企共同制定课程学习和实训实习(工作)的评价标准,共同参与全过程考核评价。建立以学徒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导师评价、行业(企业)评价为核心的学徒学业成绩考核机制。考核评价要突出“过程考核、综合评价、以人为本”,将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践环节和期末考试成绩有机结合,综合评定成绩。积极引导学徒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毕业时应获得至少一本职业资格证书。
(二)毕业条件:(满足学分制、弹性学制要求等)
1.本专业学生应完成本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总学分修满 学分,其中基础素质课程12学分、专业必修课80学分、专业实践课 44学分,允许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高层次学历教育、对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