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消极影响
摘 要: 实证主义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主导心理学的发展潮流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实证主义桎梏了心理学的发展。本文论述了实证主义的产生,并从学科建设和学科观、科学观以及方法论三个方面,阐述了实证主义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 实证主义 消极影响 经验实证 小心理观
西方心理学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一直孕育在哲学的怀抱中,而这样的哲学心理学史延续了几千年,使得西方心理学史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展中的科学心理学不过短短一百余年,而在这一百余年里,不论心理学家愿意与否,心理学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哲学的影响。从宏观上讲,哲学是一门根本的学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影响着各个学科和领域的发展,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从实证主义、现象学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人们总是能从心理学的发展中找到被哲学影响的痕迹,即哲学的直接体现或是变体。
从哲学的怀抱中分离出来之后,一些心理学派继承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等进行研究,而基于这种思想的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心理学中的主流。因此,正如张爱卿所说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一起,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两大重要理论基础[2]。因而对于西方心理学与实证主义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
实证主义出现在西方哲学由近代向现代转换的时期,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国,创始人是著名哲学家孔德。就其思想渊源而言, 实证主义继承了17 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一直存在的经验主义传统。孔德提出,实证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经验证实原则: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科学是“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这也是所有形态和阶段的实证主义哲学都必须遵守的原则。
实际上,实证主义者所说的事实即经验事实或者经验现象,是由人的主观感觉构成的,因此他们只承认主观经验,摒弃了一切理论成见和不确定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但这种追求严格与实证却使心理学走向了一个极端。可以说,它并没有给心理学提供一个好的方法论。而车文博先生更是指出:“实证主义不但不是真正的科学的哲学方法论,而且它已经给西方心理学带来了恶果。”[1] 因此,下文将对实证主义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消极影响进行论述。 一、 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隐形桎梏
实证主义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主导心理学的发展潮流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导致了心理学研究的支离破碎,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心理学的发展。在实证主义的影响逐渐衰弱的今天,我们从心理学学科建设的高度,考察实证主义对现代西方心理学造成的消极影响。
1.对不同心理学流派的影响
实证主义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前期主要表现为不同阶段的实证主义,后分裂为不同的流派。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将实证主义分成三个时期: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第一代, 即早期实证论; 以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第二代, 即经验实证论; 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集团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第三代, 即逻辑实证论,不过,因该集团代表人物众多,观点纷繁,故被称为一种思潮更为恰当。
一般来说,孔德的早期实证论影响了华生和斯金纳的经典行为主义,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实证论影响了铁钦纳的构造主义,逻辑实证论则影响了托尔曼和赫尔的新行为主义。
1.1 早期实证论对经典行为主义的影响
孔德企图在其实证原则上建构一种包罗万象的实证哲学体系。而行为主义在推翻了内省主义之后,成为了心理学中的主流。两个都有“称霸世界”企图的理论最终强强联合,走到一起:早期实证主义成为了经典行为主义的方法论,并导致了心理学的一大学派——行为主义的形成。虽然华生本人声称不接受哲学,但他建立的行为主义的指导思想却是极端的实证主义的。正如黎黑在他的《心理学史》中所说,“行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实证论的分析是正确的条件下而进行的,它采用的方法和理论是与实证论的规则一致的。” 但是,为了追求证实性的科学主义倾向,行为主义在消除了研究者的主观性的同时,也舍弃了研究对象的主观性。华生反对研究心理过程,在他看来,这些是无意义,含糊,且不易被观察的[5]。故而把心理学变成没有“心理”或无“头脑”的心理学,将心理现象排除到研究内容之外,使心理学走向了一个极端。
斯金纳也受到孔德的影响, 心理学史家倭尔曼指出: “斯金纳的实证主义非常相似孔德的实证主义。他坚持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拒绝任何不以感觉观察及应用为基础的研究方法”[4] 并且竭力反对理论的作用。他认为心理学研究只应探索实验框架中相关变量的函数关系, 甚至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性也未作断言。 1.2经验实证论对构造主义的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史学家波林指出,经验实证论给“铁钦纳的体系以一种特殊的认识论”[3]。马赫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原则的基础之上,对实证论进行了改造。把孔德的包罗万象的实证哲学改造成一种科学认识论,使其易为心理学所用。他认为科学的任务不是去理解和解释, 而是仅仅是对事实作概要性描述, 这种态度为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铁钦纳所接受。
马赫主张把人的经验看作是中性的感觉要素, 并认为一切研究都是探究这些感觉要素的联结方式和联系规律。这种以中性论立场掩盖其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导致铁钦纳只谈感觉要素, 不问感觉反映的客观对象。
铁钦纳从经验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观出发, 对构造主义心理学作了趋近经验实证论的新解释。在铁钦纳看来, 元素的分析就是要发现最基本的感觉要素。他发现的最简单的感觉元素大约有44 000 到50 000 种, 而情感元素比感觉元素还要多。这种元素论与马赫的要素论如出一辙。
总之, 铁钦纳把感觉主义发展到了极点。他否定了任何形式的解释而主张对心灵的纯描述。这种描述不过是寻求相关关系, 并且把心理还原为无意义的感觉特性,将实证主义的纯粹经验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并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和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由此,把感觉主义推进了一条死胡同。有人评价铁钦纳,他以反证的方式证明了纯构造主义在心理学中行不通。
1.3逻辑实证论对新行为主义的影响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是赫尔和托尔曼。他们受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影响,把数理逻辑的分析方法和操作主义纳入到其理论之中,假设演绎了许多中介变量,并按照操作主义的要求处理这些变量,试图使科学理论形式化、精确化。他们认为华生的理论尚缺乏充足的证据, 于是便立志要确定行为的数量法则, 建立一套假设—演绎体系的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突破了早期行为主义因有机体内部因素不能被直接观察证实而不予研究的局限, 不再固守行为,开始面对意识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并做出不同程度的解释。但是,新行为主义将复杂的心理过程简单化,显然妨碍了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的进步。
所以,在上个世纪50年代, 赫尔和托尔曼相继去世的时候, 逻辑实证主义也渐趋衰落, 由后起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学派取而代之。虽然逻辑实证主义重视了科学本身的生产和发展, 却忽略了科学研究中的人的因素和心理的意义,随着认知研究的发展和人们对人文心理的逐渐重视,深受逻辑实证主义影响的新行为主义在“先天畸形,后天不良”的情况下,为认知心理学所取代。
2.对心理学发展倾向的影响
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西方心理学出现了个体主义、客观主义和重方法轻理论的发展倾向,它们或忽视历史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或将客观化贯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或重视实验研究轻视理论思维,而这些致使心理学的学科结构不良。 2.1个体主义倾向
西方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是以物理学为楷模,追求自然科学化的结果,为了使心理学向自然学科方向发展,哲学与社会文化均被摒弃了,心理学家力图以一种客观实验实证的方法代替内省思辨,虽然说是摆脱哲学束缚,但这正是实证主义的一种表现:还原论观点的泛滥,即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这是个体主义的最直接后果。还原论观点除了有助于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以外,只能导致人类高级心理研究的非心理化倾向而没有更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冯特心理学、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以及以后的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派等,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生理还原论、物理(化学)还原论、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还原论。这些还原论观点是实证主义还原论在实证心理学中的不同表现,即将高级复杂问题简单化。最典型的是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华生曾经夸口,给他一打儿童,他会将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种类型的人。在他的眼中,行为只是机械的受作用于环境,完全不受意识的支配。
以动物的行为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同时,用机械模型来解释人的认知,以生物的、生理的或机械运动的形式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而不是把意识与行为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加以讨论,也是不科学的。实证主义似乎成为一种教条,以一种近似“范式”的东西支配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
2.2 客观主义倾向
客观主义在心理学中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实证主义看来,唯一有效的知识就是可被观察或者实验验证的客观知识。把这一原则运用到心理学之中,则出现了一种片面强调观察与经验,一切以经验实证为准绳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的最典型代表是行为主义,他们以客观性为标准,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大刀阔斧同时又削足适履式的改革,导致了一种恶性的客观主义[12]。
将不能够直接观察的意识、情感和意志排拒在心理的研究范围之外,仅把研究对象限制在可观察的行为上,结果使得心理学成为了没有“心理”的心理学。这是客观主义的直接恶果。用胡塞尔的话来说,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主义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成的“繁荣”,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于漫不经心间抹去了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
同时,因为客观主义排斥一切理论性的研究,将实证主义放到独一无二的位置,并且排斥一切非实证性的研究,造成了一种实证研究的崇拜。为了贯彻客观、精确的原则,客观主义把完整的心理学分割的支离破碎,使得每个从事实证研究的心理学家都沉溺于一个狭小的领域,其研究结果因缺乏整体理论框架而相互无法沟通,导致今日心理学的支离破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