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药真伪鉴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药真伪鉴别

真品续断 干燥根外观呈长圆柱形,向下渐细,略扁,长7~10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明显扭曲的纵皱及浅沟纹,皮孔横裂,并有少数根痕;断面不平坦,微带角质性,皮部黑绿色,宽度约为木部的一半,木部中的维管束呈放射状排列,为黄褐色或灰绿色;闻之气味微香,口尝味苦、微甜,后涩。

伪品糙苏 干燥的块根外观为锥状圆柱形,上端略粗,直径比正品小,约为0.1~1厘米,表面为灰棕色,亦无正品上述特点;断面平坦,呈暗红色;闻之气微,无真品的香气,口尝味甜无涩味。

金钞票白花蛇

真品鉴不要点 1.鉴不正品金钞票白花蛇应把握三点:一是头圆形似龟头(毒蛇三角形的居多);二是全体间隔有序的白色环纹27个以上;三是尾下鳞单行排列(毒蛇多为单行排列)。

2.正品与两种混充品鉴不:用银环蛇1条制2条的混充品:蛇头多为其他幼蛇的头,盘径小,一样只有2圈半,蛇身白色环纹只有10余个,水浸泡后可看出拼制痕迹。金环蛇要紧是横环纹黄白色,且较稀。

3.正品与几种伪品的鉴不:黑背白环蛇:体背黑棕色,有不整齐梅花状白色横斑,尾下鳞双行;双全白花蛇:体背棕黑色,具黑白相间的色斑,体前部横纹白色,后部淡棕色,尾下鳞双行;水赤链蛇:体侧橙黄色,具黑色横纹,腹面粉红色和灰白色斑纹交互排列;火赤链:体背黑褐色,具赤色窄横近100个左右;用其他幼蛇涂上白色横纹的伪制品。横宽窄间距不一,可看出涂色痕迹,水浸易剥落或褪掉。

快速鉴不 金钞票白花蛇呈圆盘形,蛇头盘在中央,通体具鳞片,背部黑棕色,有光泽,具多数白色环纹;腹部黄白色,鳞片较大,尾下鳞单行。小白花蛇盘径约3.4cm,蛇头盘于中央,尾纳口中,通体有27个以上白环纹。品质以身干,头尾齐全,有白色环纹为佳。白蛇干也同等入药。

金钞票白花蛇呈圆盘状,盘径3~6厘米,蛇体直径0.2~0.4厘米。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入口中,口腔内上颌骨前端有毒沟牙1对,鼻间鳞2片,无颊鳞,上下唇鳞通常各为7片。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48个,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1~2行鳞片,向腹面渐增宽,黑环纹宽3~5行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一条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尾下鳞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伪品

赤链蛇 为游蛇科动物赤链蛇的干燥体。外形似金钞票白花蛇,口内为多数同形细齿,上唇鳞8片(偶有7片)。颊鳞1片,入眶。头背黑色,鳞缘红色,体背部黑色或黑褐色,可见多数(约70条)狭窄的红色横斑纹,背鳞平滑,仅后段1~3行微起棱,脊鳞不扩大。体侧有红黑色相间的点状斑纹,尾下鳞双行。

水蛇 为游蛇科动物水蛇。尾短。鼻间鳞1片。额鳞1片,上唇鳞7~8片,第4片入眼;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体背面呈橄榄色或青灰色,纵列有多数小黑点。头后至颈部背面中线有黑纵线一条。体鳞最外侧1行带黑色,第二、三行为白色或橙黄色。腹面黄色。

从以上特点能够看出,鉴不真假金钞票白花蛇全然区不点在口内有无毒沟牙、花纹条数、尾下鳞是否单行。尾下鳞单行是金钞票白花蛇最要紧的特点。

葶苈子

真品葶苈子 形如瓜子而扁,外表黄棕色,长约1.5毫米,宽约0.75毫米,一端钝圆,一端渐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入处,但不明显。用放大镜观看,表面多颗粒状细小突起,并有2条纵列的浅槽;水浸后黏滑性较强;闻之无任何气味,口尝味苦略带辛味。

伪品芝麻菜的种子 呈卵圆形,长、宽均比正品小,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用放大镜观看,种子光滑,只有一端扁平稍尖而微凹入,色较浅,种子一侧有一隆起的种脊;水浸后无黏滑性的特点;闻之亦气微,但口尝无苦味,只是有微微的辛辣味。

鹿茸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密生绒毛的幼角。梅花鹿的鹿茸称“花鹿茸”,马鹿的鹿茸称“马鹿茸”。市面上出售的鹿茸要紧有两大类,即制成的鹿茸片和带有头骨的坎茸。服用鹿茸可增强心脏收缩力,专门是对增强机体机能、排除疲劳有着显著的保健疗效。在选购鹿茸时,需要注意花鹿茸血片和马鹿茸粉片、老角片的区不。

药用的鹿茸常加工成切片出售。药用价值最高的是鹿茸角尖部分的切片,俗称“腊片”和“血片”,但数量专门少。这种上品鹿茸通常呈浅棕色或棕色、半透亮圆形薄片,气味微腥,有轻微的咸味,在薄片周边外皮有红棕色或棕色茸毛。 一根花鹿茸能出的“血片”只是十几片,之后确实是鹿茸中上部的“粉片”和靠近根部的“老角片”,这两种鹿茸多为圆形状、粉白色(或者浅棕色)的厚片,质地坚硬粗糙,没有骨质或略有骨质,中间部分有肉眼可见的蜂窝状细孔,气味、味道跟“血片”相同。

败酱草

来源 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或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Juss.的干燥全草。属多年生草本。

1.黄花败酱:茎直立,上部光滑,下部被灰色侧生粗毛。根生叶卵形或长椭圆形,羽状分裂,边缘具锯齿,散生疏毛,茎叶较小,对生,下部叶较大,向上逐步变小、羽状深裂,裂片广被针形,顶端裂片较大,先端有缺刻,两面疏被粗毛。夏末,茎梢开黄色小花,排列成疏散的伞形花序。果实长椭圆形,具三棱。

2.白花败酱:茎直立,高50~lOOcm,被白色粗毛,梢有分枝。基生叶卵形或矩形,边缘有粗齿;茎生叶,对生,羽状深裂,裂片被针形或线形,先端锐尖,基部狭窄,下延成翼,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有粗毛,上部近于无柄。秋季,叶腋开白色小花,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状。果实矩圆形,有翅状疱片。

多生长于山坡、草地或林缘沟谷灌丛半湿草地,耐严寒,以沙质土壤生长较好。 产地与分布 主产于长江流域各省。

鉴不要点 黄花败酱与白花败酱两者区不点有三:黄花败酱一是地下根茎节间2cm以下,节生细根;二是叶羽状深裂或全裂,边缘具粗锯齿;三是聚伞花序集成顶生的伞房花序,花黄色。而白花败酱地下茎节间长3~6cm,节生粗毛;茎生叶不分裂;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白色。两者均有败酱气,同等入药。

名典鉴不 ①梁·《名医不录》曰:“败酱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暴干。”②陶弘景曰:“出近道,叶似豨莶,根形如柴胡。”③唐·苏恭曰:“此药不出近道,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茛及薇衔,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其叶殊不似稀莶也。”④宋·苏颂曰:“江东亦有之,状如苏恭所讲。”⑤明·《本草蒙筌》载:“败酱俗呼苦遮菜,多生山谷中。夏初收采。因似败豆酱气,故以败酱为名。”⑥李时珍曰:“处处原野有之,俗名苦菜,野人食之,江东人海采收储焉。春初生苗,深冬始凋。初时叶布地生,似菘菜叶而狭长,有锯齿,绿色,面深背浅。夏秋茎高二三尺而脆弱,数寸一节。节间生叶,四散如伞。颠顶开白花成簇,如芹花、蛇床子花状。结小实成簇。其根白紫,颇似柴胡”。又曰:“败酱乃手足阳明厥阴药也。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耳。”⑦清·《本草从新》:“败酱,解毒排脓,治痈肿,破凝血,疗产后诸病。一名苦菜,用根苗。”

快速鉴不 1.黄花败酱:地下根茎圆柱形,表面暗棕色至暗紫色,有节、间长2cm以下,节上生细根。茎圆柱形,具纵棱及节,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时被以粗毛。叶对生,多皱缩破裂,完整者长卵形,羽状深裂或全裂,边缘有粗锯齿。枝端具聚伞花序集成的伞房花序,花黄色。瘦果长方椭圆形。具败酱气味,味微苦。

2.白花败酱:近似上种。惟根茎节间长3~6cm,节上生有较粗的根;茎上部不分枝,表面具纵棱及倒生的长毛。茎生叶不分裂,花白色,瘦果倒卵形,亦有败酱气味。

西红花

五种方法鉴真伪

由于西红花药源紧缺,价格昂贵,一些不法商贩常常以假乱真,牟取暴利。为了防止上当受骗,那个地点给您介绍五种方法辨不西红花的真伪。

1.取本品一小片放在玻璃片上,加稀硫酸1滴,真品四周先显现深蓝色,渐变为紫色,后变棕红色。

2.取样品少许,浸入水中,真品水变为金黄色,水面无油状漂浮物,若水出现红色,且水面有油状漂浮物者为伪品。 3.取样品少许,浸入水中,搅动,真品不易碎断,若碎断即为伪品。

4.取样品少许,加碘酒一滴,真品不变色,若变蓝色、蓝黑色或紫色,则为伪品。

5.取样品少许浸入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且直线向下扩散,用放大镜观看,真品一端膨大成喇叭状,一侧有裂缝(若顶端边缘有细齿者为上品),否则是其伪品。掺伪的品种有西红花的雄蕊、黄花菜染色、玉蜀黍的花柱、柱头,红花、莲须等。

西洋参

鉴不西洋参的真伪,要紧是通过外形、颜色、质地、断面和气味等方面的特点来判定。

进口西洋参 圆柱形或纺锤形,无芦头、须根和支根。表面土黄色或类白色,去皮者为白色,带粉,全身有横向内陷细环纹,狭线形横向皮孔及众多不规则的纵皱纹,顶端的环纹较密,色较暗。质硬,体轻,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呈淡黄白色,无裂隙而有放射状花纹,以及明显的棕黄色形成层环,皮部散有黄棕色树脂道。气微芳香,味苦带甘,有粘性,含口中能生津

国产西洋参主根圆柱形,常带有芦头,无支根但有须根。表面浅黄褐色或黄色,皮细腻,上部有密集横环纹,全体有纵皱纹,并具横长皮孔样栓化疤痕,一样较细长,微隆起。质坚、体重,断面呈淡黄白色,形成层环纹色较深,并散有多数红棕色小点,放射状纹理明显。气微香,味微苦、回甜。一样质量较好的西洋参应该具有条匀、质硬、体轻、表面横环纹紧密、气幽香和味浓郁的特点

生晒参伪制的西洋参外形与真品西洋参相似,但其表面呈灰黄色或黄白色,横环纹疏浅断续,纵皱纹深而明显,形成层环纹为棕黄色,有人参特有的香气,味甘、微苦。少数带有芦头的伪制西洋参可见较长芦头,并有纤维状或鳞白芷伪制的西洋参外形亦与真品西洋参相似,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横纹及细纵纹,横向突起的疙瘩状皮孔专门明显。质地坚硬,体轻,端面白色,粉性,木部较小,占横切面积的1/3,并散有黄棕色油点。气微香,味苦、辛。

假如要购买西洋参如此的贵重药材,最好去正规的药店。另外,对那些包装精美的西洋参饮片,购买时也需慎重。 要想鉴不好山参,必须把握好以下要点:既要看清“五形”,又要识不“六体”。 1.五形是指须、芦、皮、纹、体

(1)须: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宝点”。色白而嫩脆(俗称水须)者,则不是纯野山参。

(2)芦:芦较长,分为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 二节芦——有马牙芦和圆芦者。 三节芦——有马牙芦、圆芦和堆花芦。 所谓马牙芦,是根茎上的茎痕明显,形如马牙状,多在根茎上段。所谓圆芦,是根茎上的茎痕因年久而长平,形如圆柱状。所谓雁脖芦,是根茎细长,稍弯曲,如雁脖状。所谓线芦,是因年限久远,根茎上的芦碗长平,根茎又细又长。

(3)皮:老皮,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皮嫩而白者,则不是纯山参。

(4)纹:在毛根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 (5)体:系指毛根。

2.六体是指灵、笨、老、嫩、横、顺

(1)灵:指人参体态玲珑,模样好看,体腿明显可分,腿多具两个,且分叉角度大。按形状分为“菱角体”和“疙瘩体”。

(2)笨:指人参根形挺拔,体态笨拙而不美观,即使有两腿,两者粗细或长短也不匀称。 (3)老:山参皮老,色黄褐,横纹细密而结实。皮嫩色白者不是纯山参。 (4)嫩:皮色嫩白,横纹粗糙浮浅,须根嫩脆色白易折断者,则不是纯山参。 (5)横:指人参根粗短,两条腿多向旁舒展者,多为野山参。 (6)顺:指人参根顺理且直,单腿或双腿并拢者,多不是野山参。 1 形状

西洋参:圆柱形或长纺锤形,长2~6cm,直径O.5~ 1.5cm,无芦头、支根及须根。表面淡黄棕色或类内白色。皮细洁,密集细横纹延伸至参体中部。横长栓化疤痕呈线状。断面淡黄色,较平坦,有暗色形成层环。质较坚实,体硬、粘液性。气味香,味微甜而苦,入口中能生津。

生晒参:圆柱形,长3~lOcm,直径0.3~1.1cm。加工不完全者会残留芦头或支根及须根痕迹。表面浅褐色或灰黄色。皮较粗,纵皱粗而深,上部及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纵纹。横长栓化疤痕短粗,多而明显突起。体较轻、质脆。断面灰白色,平坦,略显粉性,有菊花纹。气香而特异,味甘。

2荧光

种洋参与小枝生晒参在自然光下折断面色泽呈黄白色或浅黄色,但在遮光条件下用紫外分析仪观看荧光色泽,二者断面却不尽相同。

西洋参:断面荧光色泽,皮部显亮蓝白色,木部呈紫色。生晒参:断面荧光色泽,皮部显亮蓝白色,木部呈天蓝色。 3小结

商品中除生晒参作西洋参伪充品外,部分地区还有以豆科野豇豆、茄科华山参、茄科莨菪、商陆科商陆、紫茉莉科紫茉莉等的根经加工后作为伪充品,但都因气味和外形相距甚远而易区分,惟有生晒参经加工后,因其外形、气味相近而难以识不,而从二者的表面栓化疤痕、横环纹、折断面及荧光下断面木部易于区分,且方法简便易行。

鉴不方法 进口西洋参

主根呈圆形或纺锤形,芦头残存或已除去,残存者,略偏向一侧;表面呈浅黄色或黄白色,皮纹细腻,具有突起的横长皮孔;质地饱满而结实。折断面略显角质,皮部与木部或中心常有小裂隙。断面呈粉白色,皮部可见一棕色形成层环,环内外散有红棕色小点;苦干味浓,透喉。

国产西洋参

呈长圆柱形,枝条较细小,芦头较大;表面较光滑,颜色偏黑,纵纹明显;质地轻,似刚出窑的红砖,粉性差,少有裂开的隙缝;仅有苦味,甘味少或无,久嚼有棉絮感。

生晒参

根茎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芦头多已除去;表面呈土黄色或黄白色,皮纹粗糙。横长皮孔粗而短;质地较脆而疏松,有放射状裂隙,皮部红棕色小点不明显;味淡,有甜味或豆腥味。

血竭

血竭又名麒麟竭、木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渗出的树脂,血竭药用多为加工品,采集麒麟竭果实后,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真品

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色粉末;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红色;闻之无香气,口尝味甘而咸,嚼之有砂样感;用火点燃后冒浓烟而呛鼻;放入水合氯醛溶液中,逐步溶化,并呈亮绿黄色。

伪制品

外形亦制成真品样外形,有的也打上牌号,但表面暗棕红色,微有光泽,摩擦不易起粉;断面棕红色,研成粉不呈血红色;闻之有股松香气味,嚼之变软,无砂样感;用火点燃后无呛鼻浓烟,只有较强的松香味;放入水合氯醛溶液中无真品上述的化学反应。

皂角刺

真品皂角刺

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样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折断后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

伪品酸枣刺

又名圪针,多斜切片,表面铅灰色或黑色,皮孔圆形,棕色,中央具一纵线,茎分枝处具一对黑色托叶刺,刺细长尖锐,直或略弯曲;断面皮部极窄,木部呈木质化,髓部为灰褐色。

川楝子

真品川楝子

干燥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黄色或黄棕色,微具光泽,具深棕色或黄棕色圆点,微有凹陷或皱缩。一端凹陷,有果柄脱落痕迹,另一端较平,有一棕色点状蒂痕;果皮革质,与果肉间有间隙。果肉厚,浅黄色,质松软。果核球形

中药真伪鉴别

中药真伪鉴别真品续断干燥根外观呈长圆柱形,向下渐细,略扁,长7~10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明显扭曲的纵皱及浅沟纹,皮孔横裂,并有少数根痕;断面不平坦,微带角质性,皮部黑绿色,宽度约为木部的一半,木部中的维管束呈放射状排列,为黄褐色或灰绿色;闻之气味微香,口尝味苦、微甜,后涩。伪品糙苏干燥的块根外观为锥状圆柱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w2v0832ut41z4g1sgcd5uqa87r003016t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