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课题 小石潭记 第 2.3 /共 2 课时 课型 复习 教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及默写课文。 重 学 2、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掌握“重点词语及用法。 难教学目标2.3 目3、能流畅地翻译文句。掌握省略句等特殊句式,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 点 标 教 学 流 程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 (温故) (一)课文背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篁竹,闻水声,如鸣 ,心乐之。 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 石以为底,近岸, 石底以出,为 ,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 ,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影布石上, 然不动; 远逝;往来 ,似与游者相乐。 潭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无人, 神寒骨,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理解背诵重点单个字及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翻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和游人一同欢乐。 3 潭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4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翻译:坐在小石潭上,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就题字离去。 (知新) 1、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下见小潭 ④ 斗折蛇行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⑥ 凄神寒骨 ⑦ 悄怆幽邃 ⑦ 心乐之 2、古今异义: ①乃记之而去。去: 今 ③小生:(古)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一词多义 : 以:①全石以为底 ②卷石底以出 ③以其境过清 为: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以其境过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不可知其源 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_______________ ②隶而从者 而: ①乃记之而去; ②隶而从者; ③潭西南而望。 4.特殊句式 1、如鸣佩环 2、全石以为底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4.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检测题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2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7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潭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检测题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7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潭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