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医学免疫学:第二章(2) 抗原抗体反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章(2) 抗原抗体反应

Chapter 13 Antigen and Antibody Reaction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和特点,抗原抗体反应的带现象、前带、后带,亲和力、亲和性的概念;熟悉: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类型。

二、教学内容

1。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抗原抗体的结合力,抗原抗体的亲和性,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

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反应物自身因素,环境条件,对照设置。

第二部分 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

A.静电引力 B.范登华引力 C.氢键结合力 D.疏水作用力 E.分子间结合力 2.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小的是

A.静电引力 B.范登华引力 C.氢键结合力 D.疏水作用力 E. 分子间结合力 3.抗原自凝现象出现在下列哪种情况

A.反应pH达到或接近颗粒抗原的等电点 B.反应pH达到或接近抗原的等电点 C.反应pH高于颗粒抗原的等电点 D.反应pH低于颗粒抗原的等电点 E.反应pH高于抗原的等电点

4.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亲和性 E.带现象 5.外-斐试验是利用了

A.过量抗原 B.共同抗原 C.过量抗体 D.亲和性 E.可逆反应 6.免疫血清制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 B.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好。 C.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低。 D.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 E.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低。

7.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什么区结合的特异性 A.可变区 B.恒定区 C.高变区 D.超变区 E.低变区 8.下列哪种免疫血清与相应抗原结合可形成可见免疫复合物 A.人 B.马 C.家兔 D.猴 E.牛 9.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的合适浓度是

A.固定的 B.规定的 C.与抗原相对而言 D.随便设定的 E.人为规定的 10.有补体参与的反应最适宜的pH

A.6.0~9.0 B.7.0~9.0 C.7.2~7.4 D.6.0~8.0 E.7.0~7.5 11.在抗原抗体反应中,通常使用什么溶液作抗原抗体稀释液

A.0.70%NaCl溶液 B.0.60% NaCl溶液 C.0.75% NaCl溶液 D.0.85% NaCl溶液 E.0.95% NaCl溶液 12.静电引力大小

A.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正比

B.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C.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反比

D.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E.和两个电荷的距离平方不成比例关系

13.抗原抗体反应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物减少的现象称为 A.前带 B.后带 C.带现象 D.等价带 E.等电点 14.由于抗原过量导致抗原抗体结合物减少的现象为:

A.前带 B.后带 C.带现象 D.等价带 E.等电点 15. 由于抗体过量导致抗原抗体结合物减少的现象为

A.前带 B.后带 C.带现象 D.等价带 E.等电点 16.有关交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B.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存在共同抗原表位所致 C.对免疫学诊断结果判断没影响 D.利用交叉反应进行诊断典型例子是肥达试验 E.利用交叉反应进行诊断典型例子是库姆试验

17.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最终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现象,其原因是

A.从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 B.从疏水胶体变为亲水胶体

C.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导致蛋白变性所致 D.抗原抗体结合作用和盐析作用共同作用所致 E.蛋白质盐析所致

18.一般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为

A.37℃ B.25℃ C.4℃ D.56℃ E.45℃ 19.平衡常熟K是表示抗原抗体反应的

A.特异性 B.亲合性 C.比例性 D.可逆性 E.非特异性 20.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值是

A.3~4 B.5~10 C.6~9 D.9~10 E.10~12 21.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抗原抗体反应有交叉反应,故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不强

B.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抗体量略大于抗原量时,形成的复合物最大 C.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复合物又可解离为游离的抗原与抗体 D.抗体与抗原结合牢固,不易被解离

E.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22.下列哪类抗体与相应抗原表位的亲和力最强

A.IgG类 B.IgM类 C.IgA类 D.IgE E.IgD 23.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原理设计的免疫学技术是

A.酶免疫技术 B.放射免疫技术 C.金免疫技术 D.荧光免疫技术 E.亲合层析技术 24.影响抗原抗体反应速度的因素是

A.电解质 B.pH值 C.温度 D.抗体特异性 E.抗原表位的数量 25.下列哪种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中反应物自身的因素

A.抗原的性质 B.抗体的亲和力 C.电解质 D.抗体的浓度 E.抗体的特异性

(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

1.下列哪些因素能引起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

A.提高pH值 B.增加离子强度 C.降低pH值 D.减少离子强度 E.抗体亲和力低 2.抗原抗体结合出现可见复合物要有电解质存在,关于电解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一步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失去电荷 B.破坏水化层

C.使复合物相互靠拢、聚集 D.便于形成大块凝集、沉淀

E.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电荷增多

3.关于公式K=K1/K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固定,K1越大,亲和性越高 B.K1固定,K2越大,亲和性越低 C.K1越大,与抗原结合越牢固 D.K2固定,K1越大,亲和性越低 E.K越大,亲和性越高

4.在通常的血清学试验中,溶液pH偏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 B.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 C.蛋白质分子周围出现极化的小分子 D.蛋白质分子间不易靠拢 E.蛋白质分子间不能形成沉淀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现象 B.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沉淀现象 C.粗糙型细菌在生理盐水中易出现自凝现象 D.血细胞同IgG类抗体反应可出现凝集与现象 E.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不出现沉淀现象 6.关于温度的说法,下列哪些正确 A.温度越高,抗原抗体分子运动越快 B.温度越高,抗原抗体反应速度越快

C.温度越高,抗原抗体反应速度越慢 D.温度越高,抗原抗体结合越牢固

E.温度高于56℃时,可导致复合物解离 7.下列哪些属于抗原抗体反应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中和反应 D.补体结合试验 E.蛋白质变性 8.下列哪些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A.抗原的性质 B.抗体的亲和力 C.电解质 D.抗体的浓度 E.抗原抗体的比例 9.提高免疫学试验的可靠性措施,包括那些

A.选择高特异性抗体 B.选择高亲和力抗体 C.合适的电解质浓度 D.最佳的pH值 E.采用非纯化抗原,保证其免疫原性 10.有关抗原抗体的亲合性和亲和力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

A.亲合性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表位之间相互适应而存在的引力 B.抗体的亲和力是指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合价有关 C.亲合性K值越大,其亲和力也越大

D.抗原抗体反应的灵敏度与亲和性及亲和力无关

E.抗体的亲和力越高,与抗原结合越牢固,抗原抗体复合物越不易解离 11。临床做抗原抗体反应的实验中常设的对照有

A。阳性对照 B。阴性对照 C。空白对照 D。标准品对照 E。时间对照

二、填空题

1.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2.抗原抗体反应的温度一般以_________为宜,最适温度为________。

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___ _____ 与_____ ___。

4.某些特殊的抗原抗体反应对温度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冷凝集素在______左右与红细胞结合最好,_________以上反而解离。

5。抗原抗体的结合分子间的引力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 _____和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

1. 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 and antibody reaction) 2.静电引力(electrostatic force)

3.范德华引力(Van der Waals force) 4.氢键结合力(hydrogen bonding force) 5.疏水作用力(hydrophobic force ) 6.等价带(zone of equivalence) 7.带现象(zone phenomenon) 8.前带现象(prozone phenomenon) 9.后带现象(postzone phenomenon) 10.抗体亲和力(avidity of antibody)

四、问答题

1. 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2.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3.什么是带现象?

4.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在实验中如何控制这些条件因素?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与题解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A型题):

1.D 2.B 3.A 4.A 5.B 6.A 7.D 8.C 9.C 10.C 11.D 12.D 13.C 14.B 15.A 16.B 17.A 18.A 19.D 20.C 21.C 22.B 23.E 24.C 25.C

(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

1.ABCE 2.ABCD 3.ABE 4.ACDE 5.ABCE 6.ABDE 7.ABCD 8.ABCD 9.ABCD 10.ABCE 11。ABCD

二、填空题

1.特异性、 比例性、 可逆性 2.15~40℃、 37℃ 3.电解质、 pH、 温度 4.4℃、 20℃ 5.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引力、疏水作用力

三、名词解释

1.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它既可以发生在体内,也可以发生在体外。

2. 静电引力:是指抗原抗体分子带有相反电荷的氨基和羧基基团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又称为库伦引力。

3. 范德华引力:原子与原子、分子与分子相互接近时分子极化作用发生的一种吸引力,是抗原抗体两个大分子外层轨道上电子之间相互作用时,因两者电子云中的偶极摆动而产生的引力。又称分子间引力。 4.氢键结合力: 是供氢体上的氢原子与氢受体原子间的引力。如分子中的氢原子和电负性大的氮、氧等原子相互吸引的力。当具有亲水基团(如-OH,-NH2及-COOH)的抗体与相对应的抗原彼此接近时,相互间即可形成氢键,使抗原与抗体相互结合。氢键结合力较范登华引力强。

5.疏水作用力: 在水溶液中两个疏水基团相互接触,由于对水分子排斥而趋向聚集而产生的力称为疏水作用力。当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靠近时,相互间正、负极性消失,亲水层也立即失去,排斥了两者之间的水分子,使抗原抗体进一步相互吸引,从而促进其相互结合。疏水作用力是这些力中最强的,对维系抗原抗体结合作用最大。

6.等价带:抗原抗体反应曲线的高峰部分是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在此范围内,抗原抗体充分结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

7.带现象:在抗原抗体反应等价带前后,由于抗体或抗原过量,上清液中可测出游离的抗体或抗原,形成的沉淀物少,不出现可见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带现象。

8.前带现象:抗原抗体反应当抗体量过时、不出现可见反应,称为前带现象。

9.后带现象:抗原抗体反应当抗原量过剩时、不出现可见反应,称为后带现象。

10.抗体亲和力:是指抗体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合价直接相关。

四、问答题

1.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是基于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这种特性是由抗原、抗体分子空间构型所决定的,它们之间的结合是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沟槽分子表面的结合。 2. 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五种类型:①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所产生的凝集反应; ②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所产生的沉淀反应;③抗原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所致的细胞溶解反应;④细菌外毒素或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所致的中和反应;⑤免疫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等。

3.在抗原抗体反应等价带前后,由于抗体或抗原过量(形成前带或后带),上清液中可测出游离的抗体或抗原,形成的沉淀物少,不出现可见反应,这种现象在做血清学试验时称为带现象。

4.环境条件包括:电解质.酸碱度和温度。稳定条件:①电解质:常用0.85%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作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及反应液;酸碱度: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的理化性质。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为6~8进行。温度:一般以15~40℃为宜,最佳反应温度为37℃。

( 秦东春)

医学免疫学:第二章(2) 抗原抗体反应

第二章(2)抗原抗体反应Chapter13AntigenandAntibodyReaction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目的要求·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和特点,抗原抗体反应的带现象、前带、后带,亲和力、亲和性的概念;熟悉: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类型。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voqi3vkqn7s7tu43p391qw0b8cv4600t1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