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习题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以脏腑部位来划分其阴阳属性,则肝是( )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E.真寒假热证 3.阴虚所致的证候是( ) 4.阳盛所致的证候是( )

A.阴不足则阳相对亢盛 B.阳有余以致阴液受损 C.阴消亡则阳无所依

D.阳不足则阴相对有余 E.阴邪有余以致阳气受损

5.“阴盛则阳病”的含义为( ) 6.“阳盛则阴病”的含义为( ) A.热极似寒、寒极似热 B.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D.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7.可以用阴阳互根解释的是( ) 8.可以用阴阳转化解释的是( )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E.寒热错杂证

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适应证是( )

10.“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适应证是( )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补阴补阳

11.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即是( ) 1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是( ) 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C.“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D.“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E.阴阳双补

13.“阴病治阳”即( ) 14.阴中求阳能使( ) (三)X型题

1.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 )

A.阳制约阴 B.阴根于阳 C.阴消则阳长

D.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E.阴阳相互转化 2.属性为阴的有( )

A.发散 B.抑制 C.明亮 D.晦暗 E.温煦

3.属于阳的属性有( )

A.温煦 B.滋润 C.抑制 D.推动 E.升腾

4.从夏至冬的气候变化是( ) A.阴长阳消 B.热极生寒 C.阳消阴长

D.由阴转阳 E.寒极生热 5.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 A.补其不足 B.实者泻之 则补之

D.损者益之 E.损其有余

6.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定的治疗是( A.阳病治阴 B.阳中求阴 病治阳

D.阴中求阳 E.泻阳益阴

7.根据阴阳制约原理确定的治法是( A.热者寒之 B.阴中求阳 病治阳

D.寒者热之 E.阳中求阴 8.在药物的五味中,属阴的是( A.甘 B.咸 C.酸 D.苦 9.据五脏部位分阴阳,属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C.虚) C.阴) C.阴) E.辛 ) E.肾

10.八纲中以阴阳为总纲,其余六纲中属阴的是( )

A.里 B.表 C.寒 D.实 E.虚 二、词语解释 1.阴阳 2.阴阳交感 3.阴阳互根 4.阴阳互用 5.阴阳自和 6.阴阳互藏 7.阳损及阴 8.阴损及阳 9.阳中求阴 10.阴中求阳 11.阳病治阴 12.阴病治阳 三、填空题

1.在中医学理论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有精气学说和( )。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 )的概括。 3.阴阳的特定性质有相关性、( )和规

定性。

4.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 )及随着划分属性的前提的改变而改变三个方面。 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 )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

6.中医学将人体具有( )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

7.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双方存在着( )的关系。

8.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 )的关系。

9.阴阳消长关系存在着( )和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10. “阳胜则热”,是指机体在阳邪作用下,呈现出( )的病理状态。 11.“阴虚则热”是指阴液亏虚,而致阳( )的病理状态。

12.阴阳互损是以阴阳的( )为前提的。

13.阴阳互损包括( )两个方面。 14.唐朝王冰用( )方法治疗阳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习题集

2.以脏腑部位来划分其阴阳属性,则肝是()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3.阴虚所致的证候是()4.阳盛所致的证候是()A.阴不足则阳相对亢盛B.阳有余以致阴液受损C.阴消亡则阳无所依D.阳不足则阴相对有余E.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vlih9zeyo8az813jgo32teb88j4b1005t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