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

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致残和致死原因。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70%,它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

我国脑梗死后70%~80%的患者因为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目前医学界比较公认的导致脑梗死高致残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忽视脑梗死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因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神经功能体征恶化,所以康复难度大,目前尚无统一的康复操作规范和共识。

为此,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组织国内脑卒中康复领域的众多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形成了“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现予发表,供广大康复同行参考。本共识旨在提高我国急性脑梗死康复的质量,提升相关学科医护人员早期康复意识。 一.概述

(一)脑梗死急性期康复现状

(二)脑梗死急性期康复的安全性

(三)确保脑梗死急性期康复有效性的措施 (四)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个体化原则

(一)脑梗死急性期康复现状

1. 时间划分:国内外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时间划分尚不统一,我国指南建议脑梗死急性期指发病后2周内。

2. 康复干预开始时间和方式: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即应开始康复干预,脑梗死发病后早期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减轻患者功能残疾,加速恢复进程。此时干预重点包括康复护理、意识水平及吞咽功能的管理、病床上良肢位摆放、体位转换、保持关节活动度和躯体被动活动等。

早期康复干预(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是指当临床症状稳定后24~72h可以给予部分离床康复干预,并鼓励患者逐渐增加康复治疗的主动参与成分。极早期康复干预(very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是指脑卒中24h内给予的部分离床康复干预。

3. 康复干预禁忌:合并严重脑水肿、神经功能恶化、颅内压增高、频发癫痫、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二)脑梗死急性期康复的安全性

1. 适度康复干预是安全的: AVERTⅡ、VERITAS和Lusanne trial三项临床试验证明,脑死发病24h内开始康复干预是安全有效的。

AVERT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轻度[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7分]、中度(NIHSS评分8~16分)和重度(NIHSS评分>16分)患者康复干预开始时间分别为发病后16h 和21h 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出现率。

2.过早期和较高强度的离床康复干预影响康复疗效: AVERT Ⅲ试验显示,与常规康复(康复开始时间平均为发病后22.4h,每日功能活动平均3次共10min,干预至发病后14d或患者离开卒中单元,整个观察期间共活动70min)相比,过早和加大强度(康复开始时间平均为发病后18.5h,每日平均活动6.5次共31min,总共201.5min)的康复干预会降低发病后3个月时预后良好患者的比例。

(三)确保脑梗死急性期康复有效性的措施

1.加强各学科人员康复意识

2.重视患者及照料者的健康宣教 3.确保康复治疗的有效延续

(四)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个体化原则

应根据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和发病机制制订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特别是心源性脑梗死的患者,早期康复应充分考虑其发病机制。

专家建议:

① 无禁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有益的

②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康复治疗是安全的,早期宜采用较低强度的离床康复治疗

③强各学科人员康复意识,重视健康宣教,确保康复治疗的有效延续 ④根据患者卒中病因分型、发病机制制订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

二.脑梗死急性期康复干预 (一)意识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二)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三)吞咽功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四)言语-语言功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五)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评定与治疗 (六)合并症的防治

(七)心理问题的应对

专家建议

①意识障碍患者应给予康复促醒治疗、气道护理、吞咽功能的管理以及保持肢体关节活动度等病床上被动运动治疗;

②应通过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康复治疗重点关注患者的注意力问题;

③常规行吞咽功能筛查,对有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康复干预; ④对患者言语-语言功能进行评定,判断构音障碍和失语症的类型、程度,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及沟通策略;

⑤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的评定和康复干预是患者能否获得功能恢复的关键;

⑥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应充分考虑患者可能产生的合并症; ⑦重视患者脑卒中后心理问题并帮助建立适当的应对策略。

三、脑梗死急性期康复的体系 (一)康复干预的组织化管理 (二)基于ICF思想的康复管理 (三)急性脑梗死康复流程

专家建议

①脑梗死急性期康复干预组织化管理包括多学科团队支持,优化康复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致残和致死原因。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70%,它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我国脑梗死后70%~80%的患者因为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目前医学界比较公认的导致脑梗死高致残率的一个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vl6g3uar26tck19hpxv8jj329nz7x003k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