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题(共29页 附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题(共29页 附答案)

目录 1. 声现象 2. 物态变化 3. 质量与密度 4. 力 运动和力 5. 压强 6. 浮力 7. 功和机械能 8. 简单机械 9. 内能 内能的利用 10.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11. 欧姆定律 12. 电功率 生活用电 13. 电与磁

14. 信息的传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 1 页 共 30 页

声现象

1.(2018·东营中考)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2.(2018·滨州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C.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D.今年滨州市学考英语考试由上午调整到下午,目的是减少喜宴鞭炮声对听力测试的影响 3.(2018·黔西南州中考)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图乙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图丙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图丁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美化环境

4.(2018·博兴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⑥时,音调可以改变,从而可以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音调最低的位置是 。

参考答案

1.B 2.D 3.B

4.(1)空气柱 (2)a c

第 2 页 共 30 页

物态变化

1.(2018·淮安中考)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

2.(2018·成都中考)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

C.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3.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 热量。

4.(2018·聊城中考)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为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第 3 页 共 30 页

参考答案

1.B 2.C 3.凝华 放出 4.(1)自下而上

(2)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97 小于

质量与密度

1.(2018·阳信模拟)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33

A.10 cm B.50 cm

33

C.100 cm D.150 cm

2.(2018·无棣模拟)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3

B.体积为50 cm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

3

C.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3.(多选)(2018·北京中考)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 50 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 B.金属块的质量为 74 g

3

C.金属块的体积为 60 cm

33

D.金属块的密度为 7.4×10 kg/m 4.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第 4 页 共 30 页

(1)调节天平前应将游码移至 处,然后调节 ,使横梁平衡。 (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如图是小明同学用天平称量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1时的情景,他操作中的错误是 。

(4)另一个同学做完该实验后,又利用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细线等器材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G1;

②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G2; ③在空饮料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牛奶的总重力G3。

牛奶密度ρ奶=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ρ水已知)。

5.(2018·呼和浩特中考)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

3

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

3333

铝的密度为2.7×10 kg /m,钢的密度为7.9×10 kg/m。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

1.B 2.D 3.ABD

4.(1)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2)BAC (3)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了 (4)

G3-G1

ρG2-G1

5.解:(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m374 g333

ρ==3=3.74 g/cm=3.74×10 kg/m。

V100 cm

(2)设铝的质量为m铝,钢的质量为m钢, 则m铝+m钢=374 g,①

由ρ=可得V=,且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

mmm铝

ρ即

+m铜

ρ

=100 cm,

3

铝铜

+3=100 cm,② 2.7 g/cm7.9 g/cm

3m铝m铜

3

联立①②式,解得m铝=216 g,

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第 5 页 共 30 页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题(共29页 附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题(共29页附答案)目录1.声现象2.物态变化3.质量与密度4.力运动和力5.压强6.浮力7.功和机械能8.简单机械9.内能内能的利用10.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11.欧姆定律12.电功率生活用电13.电与磁14.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vju14v8b9797950lpza3sk4u09qt500fl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