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7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一起学习 一起分享 全国2008年7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作者是( ) A.阎吾 B.穆青 C.毛泽东 D.胡乔木
2.社会生活及消费类报道,一般属于( ) A.硬新闻 B.软新闻 C.消息 D.特写 3.新闻导语产生于( )
A.1830年的“政党报道”时期 B.14至16世纪近代报刊出现之时 C.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D.20世纪初“客观报道”发端之时 4.下列作品中,表现祖国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两岸一家”骨肉亲情的是( )
A.《写在绢帕上的诗》 B.《春夜》
C.《别了,“不列颠尼亚”》 D.《相思正是吐黄时》 5.通讯《生命的支柱》报道的主要对象是( ) A.张海迪 B.雷锋 C.李素丽 D.徐虎
6.“昨天,记者在正在施工中的市纺织站购物中心看到:一人手持两根尺余长的直径22毫
米的螺纹钢互相敲击,便见钢材一截截落下来。”这段文字所采用的是( ) A.场面描写 B.细节描写
C.心理描写 D.景物描写
7.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 ) A.描写 B.议论 C.说明 D.叙述 祝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一起学习 一起分享 8.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的是( ) A.深度报道 B.报告文学 C.消息 D.通讯
9.在消息写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结构方式是( ) A.悬念式结构 B.并列式结构
C.对比式结构 D.倒金字塔结构
10.新闻史上《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著名报道,属于( ) A.解释性报道 B.大特写 C.调查性报道 D.电讯
11.西方一般认为,在差不多同样重要的事件中,某一事件的发生地距离读者所在地越近,则
( )
A.新闻价值越高 B.新闻价值越低
C.不能确定其新闻价值的高低 D.没有新闻价值
12.从新闻语言的角度看,新闻文体属于( ) A.记叙文体 B.散文文体 C.故事文体 D.议论文体
13.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C.努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D.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14.消息《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作者是( ) A.范长江 B.胡乔木
C.刘少奇 D.毛泽东
15.作品《春夜》的体裁是( ) A.消息 B.深度报道 C.新闻特写 D.调查报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新闻报道的题材范围极为广泛,这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 ) 祝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一起学习 一起分享
A.新闻内容的丰富性 B.新闻的社会功能的多样性 C.新闻事件的差异性 D.新闻的重大影响力 E.新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
17.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会具有客观性,这指的是( ) A.研究者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判断、联想,必须以新闻作品为基础,而不可离开新闻 作品这个客观条件,毫无根据地信口开河
B.研究者必然受个人感情的制约 C.研究者必然受个人能力的限制
D.研究者只能在客观的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决不能脱离研究对象随 心所欲地加以臆造
E.研究者必然受新闻作品传播规律的制约
18.西方新闻记者在写作时对作品的可读性往往很下功夫,他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 )
全国2008年7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